锦川风俗喜时平,上巳家家出郡城。
射圃人稠喧画鼓,龙湫波净照红旌。
迎真昔诧登天虎,命侣今闻出谷莺。
勉为远民同乐事,使台仍是得贤明。
锦川风俗喜时平,上巳家家出郡城。
射圃人稠喧画鼓,龙湫波净照红旌。
迎真昔诧登天虎,命侣今闻出谷莺。
勉为远民同乐事,使台仍是得贤明。
【注释】
- 锦川:地名,位于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
- 上巳:古代农历三月初三,古人在此日扫墓、踏青等。
- 射圃:古代用于举行狩猎活动的场所。
- 画鼓:古代乐器,用彩绘装饰鼓面,用以增添音乐的色彩和节奏感。
- 龙湫(jiāo):瀑布,形容水流湍急。
- 迎真:迎接神灵的到来。
- 叱(chì)虎:传说中的猛兽,这里指勇猛的人。
- 命侣:有共同志向的朋友。
- 出谷莺:春天的鸟儿从山谷中飞出。
- 远民:远方的民众。
- 同乐事:一同享受快乐的事情。
- 得贤明:得到贤明的领导。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友人游学射山之行的回应之作。诗中描绘了锦川地区在上巳节期间的习俗活动以及友人出游的情景。
首联“锦川风俗喜时平,上巳家家出郡城。”表达了锦川地区的传统节日风俗在此时达到了和谐和平的状态,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到郡城参与各种庆祝活动。这里的“时平”指的是时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颔联“射圃人稠喧画鼓,龙湫波净照红旌。”则具体描述了节日中的热闹场景。射圃是古代用于举行狩猎活动的场所,人们在此地聚集,伴随着画鼓声与锣鼓声,增添了节日的氛围。而龙湫的波涛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清澈,红色旌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的“稠”形容人群众多,而“净”则形容龙湫的水势浩大、清澈见底。
颈联“迎真昔诧登天虎,命侣今闻出谷莺。”则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出游的期望和祝福。昔日,有人惊叹于勇士的勇气如同登天的猛虎;而今,当听到友人即将出游的消息时,人们都感到如同听到了出谷的莺鸟般的喜悦。这里的“叱虎”象征着勇士的力量,而“出谷莺”则寓意着自由、欢乐。
尾联“勉为远民同乐事,使台仍是得贤明。”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鼓励。他希望友人能够为远方的百姓带来欢乐,同时也希望朝廷的领导能够继续贤明公正,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这里的“同乐事”是指共享欢乐的时刻,而“得贤明”则是希望官员们能够秉持正直、明智的原则治理国家。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出游的期望和祝福。通过对锦川风俗、节日庆典以及朋友出游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节日画面,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