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守近灵祠,偕游薄晚归。
云疏通日影,风景作霜威。
博约诗情健,盘桓酒力微。
旌麾分颉颃,戈戟耸光辉。
左右车帷彻,周连烛炬围。
湖流平杳杳,泉派溅霏霏。
却念观圭剑,仍欣赏钵衣。
庙楼临浩渺,寺阁倚峨巍。
灯火还城市,烟波远石矶。
鼓钟初警动,驺驭始分飞。
胜概同时遇,贤朋共乐稀。
佳章蒙寄贶,邻愧得仁依。
【译文】
在灵祠前守护着,与友人一起游览到傍晚才返回。
云流通畅阳光照,风景如霜威势生。
博大和约精神健,盘桓酒力已微衰。
旌旗分左右飞翔, 戈戟耸立光辉闪。
车帷左右分开了,周连烛炬围成圈。
湖流平缓杳无际,泉派溅落如飞花。
想起观圭剑的事,仍想欣赏钵衣的霞。
庙楼临江水浩渺,寺庙高阁倚山巍峨。
灯火照亮城市夜,烟波远处石矶斜。
钟鼓声初响动警,驺驭马队开始分开飞行。
同时遭遇好风光,贤朋共赏乐难得。
佳章蒙我寄厚望,邻愧得仁依而待。
【赏析】
程师孟(1054—1123)字季公,号南湖居士,建昌南城(今江西丰城)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元祐初,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后任右正言、集贤校理,出知饶州、徽州等府。绍圣中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岭南。徽宗时,召入翰林学士,拜礼部尚书致仕,卒年八十九岁。有《南湖集》四十卷。诗风清丽,尤以绝句著称。
此诗是诗人程师孟同孙觉学士杨宪景略天衣谒禹庙,夜归所作的五律。全诗先写游赏情景,次述禹庙之胜,末言归途及归后之想。
首联“梵守近灵祠,偕游薄晚归。”点明此行是与友人一道去游禹庙,且时间已至傍晚。“梵守”二字写出了庙宇僧人虔诚地守护着这座神圣的地方。“薄暮”,即日暮时分,此时夕阳西沉,天色渐暗,所以“薄暮归”。
颔联“云疏通日影,风景作霜威。”“云”字用得极为贴切,既表现出天空的云彩飘忽不定,又表现出云彩的美丽多姿。“疏”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了日影在天空中散开的情景,给人以空灵之感。“风景作霜威”则进一步烘托出了秋日的寒意,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
颈联“博约诗情健,盘桓酒力微。”这两句是对诗人自己的描写。“博约”二字表现了他对诗词艺术的热爱;“盘桓”二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了他饮酒时的悠闲自得之情。“微”字则表明了他对酒力的驾驭能力。
尾联“旌麾分颉颃,戈戟耸光辉。”这两句是对禹庙的描写。“旌麾”二字则表现出了禹庙的威严庄重;“分颉颃”则形容了禹庙上旗帜随风飘舞的景象;“戈戟耸光辉”则形容了禹庙上兵器闪烁的壮丽景象。整联诗句生动地描绘出了禹庙的雄伟壮观。
最后两句“却念观圭剑,仍思欣赏钵衣。”则是对这次游禹庙的感受进行了总结。“圭剑”和“欣赏钵衣”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物品,它们代表了文人墨客的高雅品味和追求。通过这两件事情,可以想象出诗人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的舒畅愉快。
这首诗通过对禹庙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