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观樊生者,气焰凌云霄。
逢人肆议论,芬馥兰与椒。
去年应秋诏,入贡天子朝。
南宫摈不收,归迹如蓬飘。
长途病憔悴,旧里门萧条。
今时贱未用,无计逃诮嘲。
昨日升吾堂,出诗振琼瑶。
自云世儒学,其胄来遥遥。
异哉先冢上,有木名百僚。
一根初两干,干木仍骈交。
茂育三十稔,曷为风霜凋。
材奇固得地,抱合势已乔。
连理古所瑞,于义尤昭昭。
奚哉私门中,福寿不可邀。
善祥既失效,叹惋成长谣。
吾言异于是,矧世逢虞尧。
力为君子儒,进道忽使消。
积德庆厥后,斯木诚非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所作,题目为《次韵樊祖安秀才连理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次韵樊祖安秀才连理木
吾观樊生者,气焰凌云霄。
逢人肆议论,芬馥兰与椒。
- 释义:我观察樊生的人,气势如云霄一般高远。他与人交谈时慷慨激昂,如同兰花和花椒一样香气四溢。
- 注释:这首诗的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樊生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才华和气魄足以凌驾于云霄之上。第二句则是形容樊生与人交流时的风度和气质,如同兰花和花椒的香味一样迷人。
去年应秋诏,入贡天子朝。
南宫摈不收,归迹如蓬飘。
长途病憔悴,旧里门萧条。
今时贱未用,无计逃诮嘲。
- 释义:去年秋天我被召去朝廷做官,但最终没有被接纳,回来后就像飘散的蓬草一样。我在漫长的旅途中病得憔悴不堪,回到家乡发现家门冷落。现在这个时代轻视人才,无法避免被嘲笑讽刺。
- 注释:这里描述了诗人被召入京城却未能获得官职的经历,以及他在途中因疾病而身体衰弱,最终只能像飘散的蓬草一样回到家乡。
昨日升吾堂,出诗振琼瑶。
自云世儒学,其胄来遥遥。
异哉先冢上,有木名百僚。
一根初两干,干木仍骈交。
茂育三十稔,曷为风霜凋。
材奇固得地,抱合势已乔。
连理古所瑞,于义尤昭昭。
奚哉私门中,福寿不可邀。
善祥既失效,叹惋成长谣。
吾言异于是,矧世逢尧舜。
力为君子儒,进道忽使消。
积德庆厥后,斯木诚非妖。
- 释义:昨天我回到书房,看到一首诗文让我心旷神怡。诗中提到你是世代相传的儒学学者,你的家族历史悠久且尊贵。令人惊讶的是,你家祖先的墓地上生长着一种名叫“连理”的树木。这种树一开始只有一根主干,后来逐渐长出两根分支,树干和枝干的排列非常奇特。它茂盛地生长了三十年,为什么最终会被风霜摧残?虽然这棵树材质奇佳,自然生长得非常好,但是因为它与世隔绝,所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你的美好祝福未能实现,我只能遗憾地叹息并创作了一首长歌。我认为你的观点与我不同,况且在如今这个盛世,我们有幸遇上唐尧、虞舜这样的圣人。我愿意努力成为一个有德之君,致力于传播正确的道理。我积累了很多的德行,希望能给后代带来福祉。虽然这棵树本身并非妖怪,但我相信它所代表的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外表。
- 注释:这首诗的第二段继续赞美樊生及其家族的高贵地位和历史传承。第三段则表达了对樊生家中“连理木”的特殊描述和感慨。第四段进一步阐述了樊生对于自己家族命运的无奈和感慨。最后一段则是诗人自己的感慨和期望,表达了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位有德之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后世带来福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樊生的家世和个人遭遇,展现了诗人对樊生的赞赏和同情。通过对樊生家中“连理木”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家族荣耀和历史的尊重。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表达了他对家庭和社会的看法和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