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竹有慈性,丛生不相离。
永怀寒泉感,昨与渭阳期。
寺阁共秋晚,山云独移时。
尚想谈论闲,丹颧映雪髭。
气豪机事少,所嗜平生诗。
起居今何如,会合渺难知。
霜清雁荡骨,春蔼天台姿。
混融入老笔,远寄江湖思。

【注释】

宿枕:在山间过夜。峰寺:寺院,指灵岩寺。舅氏:舅父。有作:即“所作”。

慈性:慈祥的性情,这里指竹子。

渭阳期:渭水之滨相会的约定。渭水是秦时咸阳附近的一条大河。

寺阁:寺庙中的楼阁。秋晚:秋天傍晚。移时:移动的时间。

丹颧:红润的面颊。

气豪机事少:气魄宏大,胸中机谋之事很少。

所嗜:所好。平生诗:一生的诗歌。

起居:日常的生活。今何如:如今的情况怎么样。

会合:会面,聚会。渺难知:很难说。会合渺难知:见面很难。

雁荡骨:雁荡山的岩石像雁群排列,因名。春蔼天台:春风拂过天台山。春蔼,春天的景色宜人。

混融:混合融化,这里指交融、融合。老笔:老练的文笔,指诗人的诗风。

远寄:远远地寄托。江湖思: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赏析】

此为怀人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写情,两相对应,结构完整。

开头两句“野竹有慈性,丛生不相离”,起得自然而亲切。野竹虽丛生在一起,但却彼此不分离,这正如人与舅氏虽然天各一方,但心心相通一样。“永怀寒泉感”以下,由野竹写到人,由人写到舅氏,感情逐渐加深。

“寺阁共秋晚,山云独移时。”这两句以寺阁和山云自比表兄与舅氏。“共”字用得好,既写出了自己与舅氏同在寺内生活的情景,又表现出两人之间的亲密无间,也暗示出自己对舅氏的深深思念。

“尚想谈论闲”,这句是说自己在想念舅氏之时,总是想着与舅氏谈天论地,畅叙友情。

“丹颧映雪髭”,句中以颜色来描绘舅氏的形象,丹是红色;颧是面部的两旁;映是照耀的意思;雪是白色。整句话的意思是:舅氏红润的脸庞映着白雪般的胡子。

“气豪机事少,所嗜平生诗。”这句是说自己虽然胸有壮志,却很少去计较机要之事,而是喜欢吟咏诗歌。

“起居今何如?会合渺难知。”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舅氏的思念之情以及见面难的感慨。“居”指居住,在这里代指人。“起居”即日常生活起居饮食等事情。“今何如?”表示现在怎么样呢?“会合渺难知”表示相见是多么难得啊!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意境高远开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