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外纤尘绝,堪闻乐道歌。
好山光不尽,幽鸟语无多。
树影秋云杂,泉声昼磬和。
高僧自禅定,时有野人过。

【注释】

书松门寺壁:在松门寺壁上写诗。书:题字。松门:寺院名,唐贞元中建于嵩岳少室山北麓,以松木为门而得名。

物外纤尘绝:指人世烦忧与世事纷扰都抛置脑后了。物外:佛家语,指超脱世俗的境界。纤尘:微细的尘土,比喻烦恼琐事。

堪闻乐道歌:能够听到高深莫测的道理,使人感到快乐。乐道:乐于探究道理。

好山光不尽:美好的山景风光无穷无尽。好山:美丽的山。光:通“广”,广大、无穷之意。

幽鸟语无多:幽静的地方,鸟儿的歌唱声音不多。幽鸟:栖息在僻静处的鸟儿。语:鸣叫。

树影秋云杂:树林的影子在秋天的云雾中错杂着显现出来。

泉声昼磬和:清泉的声音在白天的鼓磐声中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和:相合,和谐。

高僧自禅定:高僧在禅定之中。自:自己,独自。禅定:佛教语,即打坐入定时。

时有野人过:时常有乡野的人经过。野人:指没有功名的普通人,这里指僧人的俗家弟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林寺庙风景的七律诗,是诗人在嵩岳少室山北麓松门寺壁上所题的诗。首联点出主题,二联描绘景物之美,尾联写僧俗之别。

诗中“物外纤尘绝,堪闻乐道歌”,意谓置身尘世之外的清净之地,可以听到高深莫测的道理,使人感到愉快。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他的禅宗思想。“好山光不尽”,意谓美好的山景风光无穷无尽。此句描绘了嵩山的美丽景色,让人流连忘返。“树影秋云杂”,意谓树林的影子在秋天的云雾中错杂着显现出来。此句描绘了嵩山秋日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泉声昼磬和”,意谓清泉的声音在白天的鼓磐声中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此句描绘了嵩山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中的“高僧自禅定,时有野人过”两句,表现了嵩山松门寺的僧人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对于俗世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整首诗通过描绘嵩山的美景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