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寺登危阁,凭栏即近雕。
无云生北固,看日下南朝。
木落吴山迥,天晴楚水遥。
从容万虑息,目喜赴僧招。
【注释】
胜寺:指扬州的孝先寺。
凭栏即近雕:在栏杆上,就可以看到雕饰精美的佛像。即近雕,靠近雕刻的栏杆。
无云生北固,看日下南朝:没有云气,天空湛蓝,太阳从南方照射下来。
木落吴山迥:秋风吹过,树叶凋零,远远望去,秋天的景色出现在吴山上。吴山即今天的栖霞山。
天晴楚水遥:天气晴朗,江水显得更加遥远。楚水即长江。
从容万虑息,目喜赴僧招:心中烦闷,一切都放下了。眼睛一扫四周,看到僧人正在招呼我,顿时感到精神焕发。
【赏析】
此诗是登孝先寺佛阁而作,全诗以登高望远的角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前四句写登高所见的美景,后两句写登上高处后的感想。
首联“胜寺登危阁,凭栏即近雕。”诗人登临孝先寺的阁楼,凭栏远眺,眼前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不禁陶醉其中。
颔联写远景:“无云生北固,看日下南朝”。诗人抬头仰望,只见天空湛蓝,阳光明媚,太阳从南方照耀下来。这里的“无云”二字,不仅写出了晴空万里的景象,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
颈联写近景:“木落吴山迥,天晴楚水遥”。诗人低头俯瞰,只见秋风萧瑟,树叶凋零,远远望去,秋天的景色出现在吴山上;同时,江水也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清澈、遥远。这里既写了诗人眼前的景色,又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尾联写诗人的感受:“从容万虑息,目喜赴僧招”。诗人站在高处,放眼四望,所有的烦忧都已放下,心情变得轻松愉快。同时,他的眼睛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不由自主地被邀请去参加僧人的聚会。
整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描写手法,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