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得高贤讯,篝灯读数回。
苦辞白鹿讲,盍为紫阳来。
水毁祠无恙,堂新教有开。
须君速戾止,倡道淑英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李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趣饶伯舆来期 —— “趣饶”意为“充满趣味”,这里指诗歌中充满了诗意和趣味;“伯舆”是一个古人名,在这里可能是诗人自指或者借用他人名字;“来期”意为“期待的日子”。整句诗的意思是:等待伯舆的到来,充满趣味和期待。
忽得高贤讯,篝灯读数回。 —— “忽得”意为“突然得知”,“高贤”是指品德高尚的贤人,“讯”意为“消息”,“篝灯读数回”意为在微弱的灯光下反复阅读,形容勤奋学习的情景。整句诗的意思是:突然得知有高贤的消息,于是在微弱的灯光下反复阅读,勤奋学习。
苦辞白鹿讲,盍为紫阳来。 —— “苦辞”意为“苦苦请求”,“白鹿讲”是指古代学者讲授课程时用的白鹿皮制成的讲具,“紫阳”是指紫阳山,这里可能暗指某个著名的学者或学派,“盍”意为“何不”,整句诗的意思是:苦苦请求去讲授白鹿讲,为什么不为紫阳山来?
水毁祠无恙,堂新教有开。 —— “水毁”意为“遭受洪水破坏”,“祠”意为祠堂,“堂新教有开”意为学堂重新开放,教导开始。整句诗的意思是:祠堂因洪水受损但未受严重破坏,学堂已经重新开放并且开始教导学生。
须君速戾止,倡道淑英材。 —— “须君”意为“需要你”,“速戾止”意为立即停止,“倡道”意为倡导某种思想或学说,“淑英材”意为美好的品德和才能。整句诗的意思是:需要你(指老师或其他长辈)立刻停止,倡导美好品德和才能的学生。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老师或长辈敬仰之情的诗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老师的敬仰之情,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师教诲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老师品德和才能的赞美。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儒家教育的理念,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师生关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