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似香山老,臞于涑水翁。
政须将及子,心孰不为公。
后进师清俭,前旒誉直空。
墓陵手所筑,过者式高风。
【注释】
挽:赠别。端明:宋代文官的高级职称,相当于现在的部长。政须:一定要。清俭:清廉节俭。过者:经过的人。式:效法。
【赏析】
《挽竹湖李端明》是一首吊唁诗,诗人以“淡似香山老,臞于涑水翁”赞美了李端明的人品;“政须将及子,心孰不为公”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崇敬之情;“后进师清俭,前旒誉直空”赞颂了他的政绩;“墓陵手所筑,过者式高风”则表明了人们对他的景仰。
诗中用“淡若”“臞若”“政须”“心孰”等词语来描绘李端明的形象,表现了他的品格和才能。他为人淡泊名利,像香山那样老练;他身材瘦小,像涑水那样清瘦,但精神饱满、气宇轩昂。这两句既是对李端明人品的赞美,也是对他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
诗人又进一步赞扬了他的政绩。他认为李端明在治理国家方面有出色的表现,能够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这种赞誉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李端明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他对治国理政的深刻认识。
诗人以“墓陵手所筑,过者式高风”来概括整首诗的内容,表达了自己对李端明的怀念之情。这句话既表明了李端明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展现了他的崇高形象。同时,这也表明了人们对他的景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李端明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