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早日得追随,议论词章颇俊奇。
五羖固应羞自鬻,一夔惜不佐来仪。
东嘉把盏论文日,婺女停舟问易时。
黄壤竟埋斯士骨,推贤不早叹珠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挽王国录》。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华峰早日得追随,议论词章颇俊奇。
华峰:指华岳山,华山的别称,华山以其险峻著名。
早日:即早日,早上。
得追随:有幸跟随。
议论:指文论或学术言论。
词章:诗词文章。
颇:很、非常。
俊奇:杰出、非凡。
五羖固应羞自鬻,一夔惜不佐来仪。
五羖(gǔ):指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员,字子胥,因推荐吴王阖闾攻打楚国而闻名,后被吴王赐死,其尸葬在江东,故又称“伍子胥”。这里用来形容人才。
固应:本应该、理应。
羞自鬻:自卖其身,意为自甘堕落。
一夔:指舜时的乐官夔,擅长弹琴,相传他曾在尧帝那里弹奏了一曲,感动了帝舜,被举用为相。后来因与九嶷山神女相爱而被放逐,传说死后化为一只大鼓,因此又称“鼓”,这里是比喻人才。
惜不佐来仪:可惜没有辅佐君王成就事业。来仪:指舜。
东嘉把盏论文日,婺女停舟问易时。
东嘉:指宋代诗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在任杭州通判期间,曾与朋友饮酒谈诗。
把盏:斟酒。
论文日:指与友人饮酒论文的日子。
婺女:指南宋女诗人朱淑真。
停舟:停船。
问易时:询问周易的时代。
黄壤竟埋斯士骨,推贤不早叹珠遗。
黄壤:坟墓。
竟埋:最终埋葬。
斯士:这里的“斯”指的是作者自己,因为作者以“斯士”自称。
推贤:推崇贤才。
不早:不及早。
叹珠遗:惋惜明珠丢失。
赏析:
李商隐这首《挽王国录》是在哀悼一位才华横溢却不幸遭遇不幸命运的朋友。首句“华峰早日得追随”,表达了作者对于能够有机会追随并学习这位朋友的学问感到非常荣幸;接着两句“五羖固应羞自鬻,一夔惜不佐来仪”,则是说这位朋友虽然才华横溢却不幸遭遇不幸命运,他自甘堕落的形象令人惋惜;第三句话“东嘉把盏论文日,婺女停舟问易时”,则描写了作者与朋友饮酒论文的情景,以及询问周易的时代;最后一句“黄壤竟埋斯士骨,推贤不早叹珠遗”则表达了对这位朋友的深深哀思和对未能及时表彰他的才能的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既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英才未遇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