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田水曲通池,小小人家短短篱。
杜宇教唆春去早,阴云遮盖月明迟。
年华只解催教老,公事从来了是痴。
若不随缘强烦恼,谩添两鬓几茎丝。
【诗句释义】
沿着檄文宿虎山的山家,高低起伏的田水曲折流通池。小小的人家只有短短的篱笆。杜宇鸟教唆着春天早早离去,阴云遮盖了明月使月色显得迟迟。岁月只能催人衰老,公事从来就是痴人说梦。不随缘不强为烦恼,徒自增添几茎白发。
译文:
沿檄文宿虎山的山家,高低起伏的田水曲折流通池。小小的人家只有短短的篱笆。杜宇鸟教唆着春天早早离去,阴云遮盖了明月使月色显得迟迟。岁月只能催人衰老,公事从来就是痴人说梦。不随缘不强为烦恼,徒自增添几茎白发。
【注释】
檄文:古代官府发出的文书或命令。
宿虎山:山名。
田水曲通池:曲折流淌的田水流入池塘。
小小人家:简陋的小房子,指山家。
短篱:矮小而稀疏的竹篱笆。
杜宇:一种喜鹊,相传其声似“子归”之声,故又称“子规”。春去早:春天来得早。
阴云:乌云。
月明迟:月亮明亮起来晚。
只解:只知道。
公事:公务活动,泛指世俗之事。
强烦恼:勉强追求烦忧。
谩(màn)两鬓丝:白白地长了几根头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归隐山林时所作,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年华老逝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无奈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朴素、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句“沿檄宿虎山山家”,点明了诗人的行踪和所在之地。山家,即山中的人家,这里指隐居山林的山居生活。这句诗既交代了诗人的隐居之所,又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背景基础。
第二句“高低田水曲通池”,描绘了山家周围自然环境的优美景象。田水弯曲流淌至池塘中,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秀美的田园画卷。这里的水,既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也是诗人心中寄托情感的象征物。它象征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宁静与平和。
第三句“小小人家短短篱”,进一步刻画了诗人所居之处的简陋和简朴。小小的房屋,短短的篱笆,这些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山家的生活风貌。它们虽然简单粗糙,但却充满了质朴与真实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眷恋和珍惜。
第四句“杜宇教唆春去早,阴云遮盖月明迟”,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体验。杜宇鸟教唆春花过早地凋谢,暗示着时光飞逝,青春易逝;而阴云遮盖住明亮的月光,则让人感到夜晚的寒冷和孤独。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无奈。
第五句“年华只解催教老,公事从来是痴”,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年华如流水般逝去,只懂得催促人们变老;而世俗的公事却总是让人陷入痴迷之中无法自拔。这些诗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深刻感悟和无奈之情。
第六句“若不随缘强烦恼,谩添两鬓几茎丝”,则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自我调节和解脱。如果强行追求烦恼,只会徒增白发;不如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心灵平静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朴素、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家的生活风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变化进行诗意化处理,表达了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和世事变幻的感慨与无奈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我调节和解脱来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安宁,展现了其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