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严子陵,皤然两渔人。文王尚西伯,光皇已中兴。
太公所以竟卷饵,子陵所以归垂纶。趋向固异辙,出处同一心。
当日遭逢傥易地,两翁亦必随时而屈伸。钓台高兮渭水清,或隐或显俱彰千古名。

诗句:太公严子陵,皤然两渔人。

译文:
太公望和严子陵两位智者,都过着隐居的生活。他们像两幅垂钓的图画,在渭水边悠然自得。

注释:

  1. 太公望(Yáng Wàng):即姜太公,古代传说中的智者,曾辅佐周文王建立西周王朝。
  2. 严子陵(Yán Zǐ Líng):东汉时期的隐士,与诸葛亮齐名,传说中隐居于富春江畔。
  3. 皤然(Pó Rán):形容年老而头发花白的样子。
  4. 渭水清(Wèi Shuǐ Qīng):渭水清澈,常被用来形容环境的宁静与美好。
  5. 光皇:指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的皇帝。
  6. 卷饵(Juàn Yuě):钓鱼时收起鱼饵的动作,比喻隐居或退隐。
  7. 垂纶(Chuí Luán):钓鱼,也泛指隐居生活。
  8. 趋向固异辙(Zhì Jiàng Gù Zhé):指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和选择各不相同,即使面对同样的机遇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9. 出处同一心(Chū Chù Tóngyī Xīn):无论是出仕还是退隐,内心的想法和追求是一致的。
  10. 钓台高兮渭水清(Dào Tái Gāo Xiē Wèi Shuǐ Qīng):描述渭水的清澈和钓台的高峻,象征着隐逸生活的高洁和超脱。
  11. 或隐或显俱彰千古名(Huò Yǐn huò Xiǎn Jū Cāng Jǔ Guǎn Shù Míng):无论是隐逸还是显现,都能留下千古的美名。
    赏析:
    此诗通过对太公望和严子陵两位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太公望和严子陵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智者,他们的生平和事迹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诗中的“太公”与“严子”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种是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政治生涯;另一种是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通过对比这两种生活方式,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对人生道路多样性的肯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