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谁扣门,隔篱唤童子。
童子走来报,一二琴道士。
摘茗烹沙铫,推窗拂石几。
高山流水音,屡弹不肯止。
我心本虚淡,无用宫商洗。
渊明未尝弦,妙趣岂假此。
道士颇不乐,拂衣抱琴起。
【译文】
午后,有人在我屋外敲门,原来是隔篱的童子。童子跑来报告说,有一二个琴师来访。我让人摘取了新茶烹煮好,推开窗户拂拭书桌上的石几。高山流水之音,我弹了一曲又一曲,不肯停止。我的心境本来很虚淡,用不着用宫商来洗涤。渊明先生不曾弹过琴,妙趣岂是虚假之事?琴师们颇不高兴,拂衣抱琴而起。
【注释】
听:指弹奏琴。
午睡谁扣门:中午的时候,有人敲着门。
隔篱:隔着一堵墙。
童子:童仆。
报:告知。
一二:数词,表示不确定的数量,这里表示一两个。
茗:茶。
沙铫(dàn):古时用来烹煮食物的瓦罐或陶罐之类。
推窗:推开窗户。
拂:用手轻轻擦拭。
石几、妙趣:都是名词做动词使用,表示动作。石几,石制的案几;妙趣,美妙的乐趣。
道士:指那些弹琴的乐师。
颇:很。
拂衣:整理衣服。
抱琴:抱着琴起身离去。
【赏析】
《听琴》这首诗,写诗人在午睡后,听见隔篱童子唤来几位琴师弹琴的情景。诗人没有去打扰他们,而是静静地倾听。当听到高山流水之音不绝于耳时,他不禁陶醉其中。他感叹自己的心原本是虚淡的,不需要用宫商来洗涤。他甚至羡慕陶渊明先生没有弹琴的经历,认为陶渊明先生弹琴的妙趣并不需要借助这些技巧来实现。最后,他看到琴师们不高兴地拂衣而去,也只好跟着起身离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