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曾醉呼猿洞,乱石崩云拥坐隅。
谁料七闽烟瘴底,半岩风物似西湖。
【注释】
向来曾醉呼猿洞:指陈轩曾经在猿猴出没的山洞中饮酒。
乱石崩云拥坐隅:形容山势险峻,岩石突兀,云雾缭绕。
半岩风物似西湖:形容景色如杭州西湖一般美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汀州苍玉洞的奇丽景色。诗一开头就写诗人曾经到过这个山洞,并在那里饮酒欢畅,仿佛与猿猴相会。“向来曾醉呼猿洞,乱石崩云拥坐隅。”这句的意思是,以前我常常带着酒去那个猿猴出没的山洞里喝上一壶。那山洞里的石头参差不齐,乱石叠嶂,就像云一样涌出来,而我却坐在其中。这里的“猿”字和“洞”字是关键词,它们分别代表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即他曾经与猿猴相会、在猿猴出没的山洞里饮酒的情景。
作者又写道:“谁料七闽烟瘴底,半岩风物似西湖。”“七闽”指的是中国福建省的南部地区,因为那里有七座大山而得名。“烟瘴”则是指当地的潮湿炎热的气候。所以,这里的意思就是说我没有想到,在福建省南部地区,那里的山高林密,气候湿热,竟然还有这样美丽的风景。这里的“半岩风物似西湖”则是说,这些山水景色与杭州西湖一样,都是美不胜收。这里的“风物”指的是自然景观,而“西湖”则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之地,代表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汀州苍玉洞的奇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对生命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