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期念畴昔,道在敢忧贫。
分手便千里,论心复几人。
微词动招谤,烂醉可藏身。
第恐先求旧,黄麻起世臣。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要求考生理解诗句的内容,理解其含义,并结合注释进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最后再联系全诗,理解诗句的意境及情感。“相期念畴昔”,相约思念以前的日子;“道在敢忧贫”,“道”指仕途之路,“敢”是“尚且”,“忧贫”是担心贫穷;“分手便千里,论心复几人。”分别后相距千里,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的人又有几个?“微词动招谤,烂醉可藏身。”“微词”即隐讳之言,这里指批评指责的话;“谤”指流言蜚语,这里是说被批评指责会招来诽谤;“烂醉”是借酒浇愁,这里指借喝酒来逃避现实。“第恐先求旧,黄麻起世臣。”最后恐怕先向皇帝请求旧恩,以当权大臣身份起用贤才。黄麻纸是古代用来封发奏章的纸,“世臣”指当朝宰相或执政大臣。
【答案】
诗人回忆过去,感慨两人当初的友情。②颔联两句,诗人抒发了与友人分离时的悲凉心情,慨叹朋友之间志趣相同而又志趣不同者甚少。③颈联两句,诗人抒发了自己当时的心情,认为只要自己洁身自好就没有什么大碍。④尾联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希望对方不要过于追求名利,以免招来祸端。⑤赏析:①首联“念畴昔”,点明送别的时间。“道”指仕途之路,“敢”是“尚且”,这里表明作者仍存有为官之志,但面对宦海浮沉的现实又不免忧虑。“念畴昔”三字,不仅表明了作者送别友人的时间,同时也透露出他当时的心情——既有对往日友情的眷恋,又有为仕途所迫而不得不离别的忧愁,更兼有对自己前途不祥预感的心理。②颔联“千里”“几人”四字,既写出了与友人分别后的孤独感,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千里”,指与友人分别后的距离,暗示着与友人的交往不可能像从前那样频繁密切;“几人”则暗指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不多。这两句既是实写二人分手后的情景,又寄寓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关心和期望,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情怀。③颈联“微词”“谤”三字,既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微词”指隐讳之言,这里指批评指责的话;“谤”指流言蜚语,这里是说被批评指责会招来诽谤。可见,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是何等险恶,处境又是多么艰难。④末句“烂醉”是假托醉酒,实际上是指借酒浇愁。“可”是“能够”,“藏身”是避祸的意思。这句诗既表明了诗人当时的处境,也体现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⑤全诗通过对昔日友情的回忆、对当前环境的描写以及借酒浇愁等细节,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以及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同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