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笼疏幔晓寒清,小醉醒然不作酲。
攲枕谁能寻断梦,卧闻童子诵经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大意、情感倾向以及所运用的艺术手法等;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意象、意境、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等。

空笼疏幔晓寒清:空空的帷帐里,晨光透进来,帘幕也显得冷清,寒冷清幽。

小醉醒然不作酲:喝得微醺,醒来后却感觉不到酒气。作酲(chénɡ),醉酒的感觉。

攲枕谁能寻断梦:侧身躺下枕头,又怎么能找到那已经断了的梦境。欹(qī)枕,侧身躺下。寻,寻找,这里指找回或重温。

卧闻童子诵经声:躺着听见童子诵读佛经的声音。童子,和尚。经声(jīnɡ shēnɡ),佛经诵读的声音。

译文:

早晨起床,看见窗帘上的纱帘还飘着,好像在轻轻地摇荡。

我喝过一小杯就醒了,但并没有感到酒醉。

侧身躺下枕头,又怎么能够找到那已经断了的梦境?

躺在床上,听见寺里的和尚在诵读佛经的声音。

赏析:

“正月十八日枕上”,是说在正月十八日的清晨,诗人在枕上醒来。“空笼疏幔晓寒清”,是说这帘幕空蒙,清寒入骨。诗人此时可能正处在一个偏僻的山村中,远离尘嚣,所以觉得“空笼疏幔”更觉清冷。“小醉醒然不作酲(cheng )”,是说喝过一点小酒吧感微醺,但并不至于醉意难解,醒来之后也不会像喝醉了酒那样昏昏沉沉地不省人事。“欹枕谁能寻断梦”,是说侧卧而睡,怎么能够重新找回那已经断掉的梦境呢?这一句是说诗人醒来的时候,似乎正在做梦,但梦已断去。“卧闻童子诵经声”,是说侧身躺着,忽然听见有僧人诵经的声音。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山居中的所见所闻。首联写山居环境的清幽,颔联写酒后的清醒,颈联描写梦境被打断,尾联写山居中的寂静,表达了诗人对闲逸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