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予初度又今时,老桂吹香满翠微。
回首六千馀里外,惊心四十九年非。
闲寻旧稿黏吟卷,怕损团花理战衣。
一饭君恩何以报,貔貅按堵马秋肥。

注释

初度:指生日。

谩(màn)成:不成,不成就。

揆(kuí):揣测,推度。

老桂:指桂花。

翠微:青山的青翠色,这里指山。

四十九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共活了58岁,所以49+3=49年,即49岁。

团花:指团花图案的锦缎战衣。

按堵:整齐的样子,这里指马肥壮。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这里用来形容军队强大。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65岁时所写的。诗人在诗中回忆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之情。

首联:“揆予初度又今时,老桂吹香满翠微。”诗人通过“揆”字表达出自己的感慨。“初度”是指作者的初生之岁,而“又今时”则是说已经度过了许多个岁月,岁月如梭,时光飞逝。而“老桂”则是指桂花,桂花象征着美好和繁荣,但同时也代表着凋零和衰老。诗人通过对这四种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颔联:“回首六千馀里外,惊心四十九年非。”诗人在这里回忆了自己的过去。“回首六千馀里外”是说诗人回想起自己的故乡,那里有他的亲人和朋友,也有他曾经度过的美好时光。然而,他现在却身处异地,远离家乡,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思念。而“惊心四十九年非”则是指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惊讶和不安,他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已经过了大半,而距离自己的故乡已经非常遥远,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焦虑。

颈联:“闲寻旧稿黏吟卷,怕损团花理战衣。”诗人在闲暇之余,会寻找过去的诗歌稿件,把它们粘在自己的书卷上,以此来纪念过去的生活和经历。同时,他也害怕损坏那些珍贵的团花图案的锦缎战衣,因为那是他的身份象征。这两个动作都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怀念和珍视之情。

尾联:“一饭君恩何以报,貔貅按堵马秋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感激之情。“一饭君恩”指的是皇帝对自己的恩情,诗人深知自己的地位来之不易,因此深感责任重大。而“貔貅按堵马秋肥”则是指国家的繁荣和强盛,这里的“貔貅”指的是勇猛的战士,他们保卫着国家的安宁和繁荣;而“按堵马秋肥”则是指马匹肥壮,国家兴旺发达的景象。这两个意象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之情。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回忆、感叹和展望,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诗人通过对生命的感慨、历史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社会和国家的深深忧虑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