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三献后,不复见斯人。
探得连城璧,归时正及春。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卞和比作有志之士,连城璧比作卞和所献的宝玉。全诗以卞和自喻,通过赞美卞和的坚贞不渝,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自己像卞和一样,三试玉而一得之真知,但终于未被重用;而卞和的坚贞不渝的精神却为后人所景仰,他的事迹也永远流传下去。
【答案】
译文:
卞和三次献上玉璞,都因不是真正的宝玉而被砍掉双脚。他探得一块宝玉,正赶上春天归来之时,才得到重用。
赏析:
“卞和三献后,不复见斯人”,这是说卞和在第三次献玉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作者在这里用一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怀才不遇的人的感慨。
“探得连城璧,归时正当春”,这是说卞和在得到宝玉的时候,正是大好的春色时节。这里用连城璧来比喻宝玉,说明这块宝玉的价值很高,价值连城。
这首诗的主旨是赞扬卞和的坚贞不渝精神,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不被重用的愤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