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着鞭胡不忙,天子正欲兴明堂。
不应止作燕雀伍,何苦不追鹓鹭行。
请缨未欲事南粤,献赋且可夸长杨。
奈何听讼独辛苦,日与凫鹤分短长。
诗句释义与翻译:
次韵朱琳天球: 这里的“次韵”意指对前人的作品进行回应或模仿的写作方式。”朱琳”是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前辈。”天球”可能指的是天文、星象或者某种天文仪器等。
问君着鞭胡不忙: “着鞭”可能意味着准备出行或出征。“胡”这里可能指的是匈奴或其他北方民族。此句可能是在描述战争或征服的场景,询问对方是否忙碌于征战之中。
天子正欲兴明堂: “天子”指皇帝,“正欲”表示打算要做某事。“明堂”是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场所,也象征着国家政权和权威。这句话可能表达的是皇帝有意要建立或扩建一座明堂作为其政治和文化的象征。
不应止作燕雀伍: “燕雀”在这里比喻那些地位低下、见识短浅的人。“止作”意味着仅限于做某件事。此句可能在批评某些人只满足于平凡或低微的生活,没有更高远的追求。
何苦不追鹓鹭行: “鹓鹭”是古代的一种鸟,通常用来象征高贵、清白的官员或君子。“何不”是一个反问句,表示为什么不做某事。这句是在说,为何不效仿那些高洁之士,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和生活境界?
请缨未欲事南粤: “请缨”意为自荐出使,通常指请求为国家出力。“南粤”是指当时的南方地区,可能是一个边远或未被充分治理的地方。此句可能是说,有人自告奋勇想要前去南方(如广东一带)进行治理工作,但还没有真正准备好。
献赋且可夸长杨: “长杨”可能指的是汉代皇宫中的一个地名,或者是长安城中的一个区域。“献赋”是一种古代文体,用以歌颂功德,也可能指代文学创作。此句可能是在说,有人通过文学创作去赞扬某个地方或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
奈何听讼独辛苦: “听讼”意为审理案件,“辛苦”表示艰难或劳苦。此句可能表达了作者对于司法工作的艰辛或不满的情感。
日与凫鹤分短长: “凫”是一种水鸟,常用来比喻自由自在;而“鹤”则是长寿的象征。这句可能是在说自己如同这两只鸟儿一样,有时自由自在,有时又感到束缚和无奈。也可能是比喻自己的命运或人生充满了起起伏伏,难以预测和掌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系列历史典故和现实问题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从对战争的描述到对政治抱负的反思,再到对司法工作的同情与无奈,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使得诗歌既富有哲理性又具有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