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南游探禹穴,自夸历览多所列。归来落笔方著书,意与素王争巧拙。
谪仙早亦勤四方,沉浮江海遨齐梁。腹中领略几万里,文焰万丈如许长。
取之欲富观欲博,贪多岂不如溪壑。直将眼力遍八方,达者应悲用心错。
不如五柳宅边一老人,家贫无钱常闭门。时时矫首聊寓目,但见倦飞之鸟无心云。
老人观之释然悟,归去来兮从此赋。勉旃为谢倚栏人,着眼应须在渠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题遐观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篇翻译与注释:
- 子长南游探禹穴,自夸历览多所列。归来落笔方著书,意与素王争巧拙。
- 子长:这里可能是作者自己的别号。
- 南游探禹穴:指王维曾游历南方,探寻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故事。
- 自夸历览多所列:王维自称他见识广泛。
- 归来落笔方著书:回到家乡后,他才有机会坐下来写书。
- 素王:古代传说中尧的儿子丹朱被封为诸侯,但因为不肖,被舜废掉,后来封于山东,史称鲁国。这里借指王维。
- 谪仙早亦勤四方,沉浮江海遨齐梁。腹中领略几万里,文焰万丈如许长。
- 谪仙:指的是李白,因为他曾因政治原因被贬谪到夜郎西。
- 勤劳四方:比喻他的文学成就广泛传播到各个地方。
- 江海遨齐梁:形容他的作品像江河湖海一样广袤无边。
- 文焰万丈:形容作品的影响力巨大,如烈焰般强烈。
- 取之欲富观欲博,贪多岂不如溪壑。直将眼力遍八方,达者应悲用心错。
- 取之欲富,望文生义,实际应理解为“追求丰富”。
- 观欲博:指希望博览群书。
- 贪多,意为贪心求多。
- 溪壑:比喻欲望如同深不见底的沟壑,无法满足。
- 达者,指有智慧的人。
- 应悲用错:应该感到悲哀的是自己的用功方向错了。
- 不如五柳宅边一老人,家贫无钱常闭门。时时矫首聊寓目,但见倦飞之鸟无心云。
- 五柳:指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住所,位于今天的湖南长沙。
- 宅边:指陶渊明的住所。
- 家贫无钱常闭门:陶渊明家境贫寒,常常关着门读书。
- 时时矫首聊寓目:时不时抬头看看外面的世界。
- 但见:只是看到。
- 倦飞之鸟无心云:形容陶渊明对世事的淡漠态度,就像疲倦的鸟儿无心观赏天边的云彩。
- 老人观之释然悟,归去来兮从此赋。勉旃为谢倚栏人,着眼应须在渠处。
- 老人观之释然悟:陶渊明看了这首诗后有所领悟。
- 归去来兮由此赋:陶渊明决定放弃仕途,过上了归隐生活。
- 勉旃:这里是劝慰、勉励的意思。
- 为谢倚栏人:为了感谢那些站在栏杆旁的人(可能是读者或朋友)。
- 着眼应须在渠处:观察事物时应该专注于其本质所在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王维从早年的豪放洒脱到最后的归隐生活的转变。开头部分,王维描绘了自己早年游历四方、博览群书的经历;中间部分则表达了对名利的追求可能导致的错误方向的警示;最后,他以陶渊明的例子结束了自己的反思和觉悟,表明了归隐田园、回归自然的志向。整首诗通过对王维人生经历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