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欲上使人愁,身御长风不自由。
下视白云生涧底,仰看红日在山头。
共传此处迷刘阮,自恐今朝犯斗牛。
归路似从霄汉堕,却来尘世得羁囚。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的把握。此诗作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诗人在任监察御史任时,奉诏巡视江淮一带。当时正值秋高气爽,风景宜人,诗人游览名胜古迹,感慨万千,写下这首五言律诗。
“趋石桥初登山岭”句中关键词“趋”,“初”“登”,表现了诗人的兴致勃勃;“石桥”、“山岭”,突出了景色的雄奇险峻;“初”,强调了诗人对这美景的新鲜感受。
“天梯欲上使人愁”,诗人站在高处,面对壮阔的自然景观,不禁生出了人生苦短、功业难成的感慨。
“身御长风不自由”,诗人被大自然的壮丽景象所感染,心情豁然开朗,但同时也产生了飘渺不定、无法驾驭之感。
“下视白云生涧底,仰看红日出山头”,两句写景如画,生动传神,富有动态感。“云”是流动的,而“日”则是静止不动的,这就形成了动与静的和谐统一。同时,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由下而上,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之情。
“共传此处迷刘阮”,这里指陶渊明、刘义庆等人,他们都是著名的隐逸之士。诗人在这里用“迷”字来概括自己的心态,既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归隐田园的心情。
“自恐今朝犯斗牛”,这里的“斗牛”指二十八星宿中的牛郎星和女星。诗人担心自己今天会像古人那样因追求名利而遭受挫折。
“归路似从霄汉堕,却来尘世得羁囚。”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就像一只鸟儿从天空坠落到人间一样,回到了尘世,受到了束缚。
【答案】
①诗句解释:
- 趋石桥:走石桥。②初登:刚刚登上。③长风:指大风。④下视:向下看。⑤仰看:向上看。⑥刘阮:即刘晨、阮肇,传说中的两位仙人。⑦斗牛:指二十八星宿中的牛郎星和女星。⑧霄汉:天空。⑨羁囚:被拘禁的人或物。
②译文:
我走在石桥上刚登上山岭。
天边有一座直插云霄的石桥让我产生攀登的念头。
我俯瞰着白云在涧底流过,仰望着太阳在山顶升起。
传说中刘晨和阮肇曾到这里迷失了方向,今天我恐怕也会如此。
我从天上落下,回到世俗的生活里,却还是被囚禁。
赏析:①首联点题:“趋石桥初登山岭”。首句“趋”字写出诗人行走之急切,“初”字则表明了诗人登山之始;“石桥”一词写出了诗人的登山地点;“登”字则表明了诗人登山的目的。二句“天梯欲上使人愁”,诗人站在高山之上,面对壮阔的自然景观,不禁生出了人生苦短、功业难成的感慨。②颔联写景如画,生动传神。“石桥”一词写出了诗人的登山地点;“山岭”一词描绘了诗人登山的路径。“初”字点明了诗人登山的时间,“石桥”一词则写出了诗人的登山之地;“登”字则表明了诗人登山之目的。③颈联写诗人站在高山之上,俯瞰白云从涧底流过,又仰望太阳在山顶升起,动静相宜,富有动态感。④尾联写诗人从天上落下,回到世俗的生活里,却还是被囚禁。
本诗语言简练、质朴、平实,却又充满诗意。全诗没有过多的修饰词和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