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巷深居摆俗缘,幽芳偏爱小池莲。
戏将净色供斋钵,走送新房荐酒船。
怀橘孰无慈母念,觅梨应有小儿怜。
行看绿水芙蕖丽,漫遣登临忆仲宣。
这首诗的格式是五言绝句,共四句。以下是每一句的解释:
穷巷深居摆俗缘,幽芳偏爱小池莲。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莲花的喜爱以及它在深宅大院中的稀有之处。”穷巷深居”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摆俗缘”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幽芳偏爱小池莲”说明在众多花木中,只有这小池中的莲能引起诗人的喜爱。
戏将净色供斋钵,走送新房荐酒船。
“戏将净色供斋钵”描述了诗人以一种娱乐的方式(即供斋)来供养这些莲花。这里的”供斋”可能指的是一种仪式或者习俗,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莲花的敬意。”走送新房荐酒船”则是一种更直接的比喻,用”新人”来形容莲花,暗示了莲花的纯洁和高雅,同时也表达了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怀橘孰无慈母念,觅梨应有小儿怜。
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莲花在诗人心中的特殊意义。诗人通过回忆自己的母亲(怀橘),以及想象自己的孩子(觅梨)来表达对莲花的喜爱。这里的”孰无慈母念”和”应有小儿怜”都强调了莲花与人类情感的联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莲花的深情厚意。
行看绿水芙蕖丽,漫遣登临忆仲宣。
这是整首诗的结尾,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景色来抒发自己的心情。”行看绿水芙蕖丽”形容了周围环境的宁静美丽,而”漫遣登临忆仲宣”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在怀念古人仲宣的故事。这里的”仲宣”可能指的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英雄人物,也可能是诗人自喻的一种方式,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