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外川原迥,烟中草树微。
山城暮吹角,客子泪沾衣。
岁月经身老,行藏与愿违。
归禽带落日,渺渺背人飞。

【注释】稽古:指登楼远眺,凭高览胜。山城:此指成都之西的山城。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蜀州(今四川成都)时所作的。诗写登临成都郊外的稽古阁时所见景色,抒发了羁旅思归之情。

首联先点明时间、地点与登楼的目的。“檐外川原迥”,是说稽古阁上眺望,只见四围的原野辽阔;“烟中草树微”,则见远处的草树隐约可见,迷蒙一片,给人以幽美之感。“山城暮吹角”,是说自己从望中看到暮色苍茫中的山城,传来阵阵号角声,这声音既显得悲壮又显得凄凉。“客子泪沾衣”,是说听到这种号角声,诗人不禁流下了眼泪,这眼泪不是悲伤的,而是思念家乡的。

第二联由远及近,由实而虚,描写眼前所见的景物,以景衬情。“落日”二字,不仅写出了时间,而且渲染了傍晚的气氛,使人感到凄清而又宁静。“渺渺背人飞”,既点明了季节,也写出鸟儿归巢时的神态。

第三联转入抒情。“岁月经身老”,是自己感叹自己已年老体衰,“行藏与愿违”,则是说自己所向往的政治理想与现实生活发生了矛盾。

第四联写鸟归,暗寓自己思归。“归禽带落日”,既是写景,又是拟人。“渺渺背人飞”,既写出了鸟儿的形体动作,又写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全诗结构严谨,前后照应,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为主,后四句为辅。前三句写远景,最后两句写近景,景随情转,自然合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