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骂贼眼欲裂,由来大刚不获阙。
堂堂忠义八十年,与贼共生宁共灭。
泰山可摧地可陷,不可夺者公之节。
奸邪卢杞知不知,舌舐忠臣头上血。

【译文】

太师骂贼眼睛都要裂开了,历来伟大的人不会获全胜。

堂堂忠义八十年,与贼共生安宁共灭亡。

泰山可摧地可陷,不可夺取的是公的节操。

奸邪如卢杞是否知道?舌头舔着忠臣头上的血。

【注释】

  1. 颜鲁公:颜真卿(709-785),唐代大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人。他曾任工部员外郎、吏部郎中、御史中丞等职。他的诗作气势豪迈,风格雄浑;书法则笔力遒劲,刚健有力,自成一家,世称“颜体”。
  2. 太师:指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姚崇。姚崇曾劝谏李隆基要勤政爱民,反对奢靡享乐。
  3. 骂贼眼欲裂: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4. 大刚不获阙:意谓大才之人,往往不得其用。
  5. 忠义八十年:意谓忠诚正直地为国奉献了整整八十年。
  6. 宁共灭:意为宁可共同毁灭。
  7. 卢杞:唐朝宰相。因谋害忠良而著名。
  8. 舐:舔,这里形容奸邪者对忠臣极其残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题颜鲁公祠所作,通过描绘颜真卿的英勇形象,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忧虑和对奸佞小人的强烈不满。

首句“太师骂贼眼欲裂”,描绘了颜真卿面对敌人时那种怒发冲冠、愤怒至极的样子,仿佛他的双眼要被仇恨燃烧得通红,几乎要裂开一般。这种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了颜真卿的忠诚勇敢和对敌人的强烈愤慨。

第二句“由来大刚不获阙”,则揭示了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虽然具有强大的正义力量,但往往不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他们的才能和贡献常常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伟大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哀叹。

接下来的三句“堂堂忠义八十年,与贼共生宁共灭”进一步强调了颜真卿忠诚勇敢的品质和他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贡献。颜真卿忠于国家,忠诚于人民,他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也毫不畏惧,坚持正义到底。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斗,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邪恶势力的巨大打击。

最后四句“泰山可摧地可陷,不可夺者公之节”则是对颜真卿高尚品格的高度赞扬。颜真卿的品质坚如泰山,意志坚定如地,他的精神力量强大到足以摧毁一切障碍,甚至那些试图破坏他的人也无法动摇他的决心和信念。

最后一句“奸邪卢杞知不知,舌舐忠臣头上血”更是对奸佞小人的无情讽刺和鞭挞。这里的“卢杞”是指唐朝的奸臣,他用卑鄙的手段陷害忠良,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被忠臣看穿,反而还在沾沾自喜地舔食着自己的罪行。这反映了诗人对奸佞小人的深刻揭露和强烈谴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