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傍江头,凭高豁远眸。
云光时散合,山影半沉浮。
不语参空界,随缘作胜游。
老僧指点处,心事几多休。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作答时注意结合题目的提示,从诗眼入手分析。第一句“古刹傍江头,凭高豁远眸。”是诗人登寺所见之景。“古刹”指的是慈教寺。“傍江头”指靠近江边。“凭高”指站在高处。“豁”字写出了站在高处,视野开阔的感觉。这一句写诗人登临古刹,极目远眺,心胸顿时豁然开朗。第二句“云光时散合,山影半沉浮。”是诗人所感之景。“云光”指的是飘飞的云雾,时而散开,时而聚合。“山影”指的是寺庙的轮廓,时隐时现。这里用“散”“合”“浮”“沉”四个字,生动地描绘出变幻莫测、千姿百态的云彩和山峰的景色。“随缘”指顺其自然。这里用“随缘”二字,表达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之情。第三句“不语参空界,随缘作胜游”。这句是诗人所想之景。“不语”指不说话,不言语;“参空界”指的是参悟佛家禅宗之道的境界;“随缘作胜游”指的是随心所欲地去享受游览的乐趣。第四句“老僧指点处”,这是诗人的联想。“老僧”是指慈教寺中的僧人。“指点处”指僧人指点的地方,也就是诗人登临古寺后,在寺庙中游览的地方。这一句是诗人由前两句所见之景联想到自己登临古寺后的游览情景。第五句“心事几多休”,这是诗人的感慨。“心事”指的是作者心中的忧虑、烦恼之事。“几多休”指的是多少能消解这些烦忧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登临古寺之后,看到寺庙里的美景,内心感到宁静、放松,那些烦扰他的事情也随之消失,达到一种心境愉悦的境界。
【答案】
①古刹:古老的寺庙;②江头:靠近江边的高处;③云光:飘飞的云雾;④山影:寺庙的轮廓;⑤随缘:顺其自然;⑥空界:佛家禅宗之道的境界;⑦胜游:游览的乐趣;⑧指点:指僧人指点之处;⑨心事:烦扰他的事情;⑩几多休:多少能消解这些烦扰呢?赏析:首联写诗人登临古刹,极目远眺,心胸顿觉豁然开朗。颔联写诗人登临古刹,极目远眺,胸襟顿觉开朗。颈联写诗人登临古寺,极目远眺,心胸顿觉开朗。尾联写诗人登临古寺,极目远眺,心胸顿觉开朗。整首诗通过对登临古刹所见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登临古寺后的游览情景及内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