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天平入,潮生海倒流。
帆馀闽峤色,雁带玉关秋。
斋近乌鸢集,渔残网罟收。
虽云是吾土,兹日始能游。

【注释】野旷:指登焦山所见的景色空旷。天平:地名,在今浙江上虞县境,因有“一山排空”而名之。潮生:指海潮涌起。闽峤(qiǎo):福建的边远地区。雁带玉关秋:大雁飞回故土,是秋天到来的迹象。斋:指诗人住处。乌鸢(yuān):乌鸦和老鹰,这里泛指鸟群。网罟(guǐ):捕鱼的工具。兹日:这一天。

【赏析】

这是一首写登焦山观海的七律诗。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登上焦山后所看到的景色及由此产生的感慨;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写诗人登焦山后的心情感受。

“野旷天低处,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首两句点明时间、地点、气候和环境,交代了游踪、游程、游兴。诗人登焦山后,眼前展现的是一个开阔无垠、天与海相连的境界。他放眼望去,只见天幕低垂,海水倒流,潮水从海上涌来,冲刷着岩石,使海边的岩石显得格外光滑,仿佛是大海用潮水洗刷过的一样。此时此景使诗人感到十分惊异,不禁赞叹起来。诗人以“海落潮升”作比,把大自然的雄伟壮丽写得极为生动形象,使人如临其境。

“帆余闽峤色,雁带玉关秋。”(张孝祥《西江月》)后两句是写登焦山后看到的自然景物和感受到的时令变化。诗人站在高高的焦山上,远远望去,一片汪洋大海尽收眼底。那辽阔无边的海面上,帆船点缀其间,犹如点点白色帆影。诗人想到自己的家乡福建,想到家乡的山川大地,想到自己久别重逢的亲人朋友,不由得产生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此时,天空中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向南方飞去,它们带着故乡的寒意,预示着秋风的到来。此时此刻,诗人想起了故乡,也想起了遥远的异乡,心中充满了悲凉之感。

尾联两句是说:“虽然这地方是我的家乡,但今天我才真正开始游历呢!”诗人在登焦山之前,就曾到过福建。这次重来,诗人又看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山水,心情十分激动,于是便写了这首诗。诗人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游览祖国山河的美好愿望。全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意境开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