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鞍沾宿霭,夕楫漾晴晖。
岁稔登新谷,山寒御夹衣。
幽威广殿角,高遁故庵扉。
稍悔鱼竿手,频年事鞅鞿。

【注释】

①鞍:马。沾宿霭,指清晨的雾气。霁(jì):雨止天晴貌。晖:日光。 ②新谷,指庄稼。 ③夹衣,即夹罗衣,指冬天穿的皮衣。④殿角,宫殿的角楼。 ⑤高遁,隐居。庵扉,即禅院的门户。 ⑥鞅鞿(náo bì),车驾。这里指马缰绳。 ⑦鱼竿手,喻隐士。 ⑧频年事鞅鞿,意谓多年隐逸不仕。

【译文】 一早骑的是沾着夜露的马,傍晚驾着快行的小舟。 一年收成很好,登上新田望着晴光。 山寒地冷,御寒穿皮衣。 幽静的殿堂高耸入云,高远的道观敞开大门。 后悔当初放弃功名,现在却为官忙碌不停。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清晨登山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则写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所思所想。全诗语言平易流畅,感情真挚自然,意境开阔雄浑,是一首抒情小品。

此诗前两句写登焦山时的景象和感受。“早”字点明时间;“鞍”指马,“沾”字说明马身上沾了一夜的露水;“夕楫”指傍晚乘船,“漾”字说明江水在夕阳中泛着波光;“晴晖”指阳光普照大地。这几句描写诗人登山途中所见之景,写得十分生动形象,读来如在眼前。

后两句写诗人登上山顶后的感受。“岁稔登新谷”,意思是丰收的庄稼已种上了新的田地。“山寒御夹衣”,意思是山上的天气寒冷,穿着夹衣防寒。这两句既写景,又写人,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看到丰收景象,想到农民辛勤劳作,不由得产生出一种对农民命运的同情心和对农事的关切心情。“幽威广殿角”与“御夹衣”相照应,写出了诗人登上高处后的所感。“稍悔鱼竿手”,则是诗人由上句的感慨而生出的联想,意谓自己当初辞官归隐,远离官场,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初的决定是有点后悔的。“频年事鞅鞿”,是诗人对“稍悔鱼竿手”一句的具体化,意思是说,多年来一直为官奔波劳累,没有好好享受过闲适的生活。

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自然,意境开阔雄浑,是一首抒情小品。

这首诗的首联、颔联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田园画卷,展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以及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而颈联、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过去行为的回顾,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观察和思考,表现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反思和思考,使他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去追求真正的幸福和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