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生满路,人迹至应稀。
小寺鸣钟晚,深林透日微。
野花春后发,山鸟涧中飞。
或有相逢者,多因采药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主旨、写作背景的理解和掌握。做此题时,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对整首诗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把握,包括诗句的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作者的感情态度和诗词的主旨等。同时,还要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理解诗歌所表现的内容、抒发的情感和表达的思想,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和主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在整体把握文本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抓住关键词分析,根据题目要求来作答。“大慈道”意为慈悲的道路。这首诗写一个僧人在大慈道上行走,一路所见:青苔满地,人迹稀少,傍晚寺庙里传来敲钟声;树林深处透出夕阳的余晖(微光);野花在春天之后开放;山中小鸟在涧边飞翔;偶尔有相逢的人,多半是采药归来。全诗描写了大慈道上的自然景色和行旅之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佛教徒在修行过程中的生活情趣。

【答案】

示例:

大慈道

青苔生满路,人迹至应稀。

小寺鸣钟晚,深林透日微。

野花春后发,山鸟涧中飞。

或有相逢者,多因采药归。

译文:

青苔满布的道路,行人稀少。

傍晚的小寺院里响起了敲钟声。

深林里透出了夕阳的余晖。

野花在春天之后开放。

山中小鸟儿在涧边飞翔。

偶尔有相遇的人,大多是采药而归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僧道生活情景的七绝诗。诗人以“大慈道”为题开篇,意即说僧人走在大慈道上。从“青苔”起笔,写路上青苔满地,人迹罕至,渲染了一种凄迷、静谧的氛围。接着写小寺院里傍晚敲响的钟声,点明了时间是傍晚时分,并暗示了僧人此时正在寺院里打坐修禅。然后写“深林”,写出了林子深处的幽暗,也暗示了僧人此时已经打坐修禅很久了。“野花”两句写野花春天之后才开放,山间小鸟只能在涧边飞来飞去;最后写偶然遇见的人大多都是采药归来。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表现的是僧人们内心的平静与恬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