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红牌逼夜传,指踪韬略静戎边。
往回曾不逾旬浃,巳见西隅献凯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描绘的是唐朝时期边疆将领的英勇事迹。下面是逐句释义:
- 金字红牌逼夜传,是指军队在夜间行进时,士兵们高举着金色的旗帜和红色的军牌,这种壮观的景象令人震撼。
- 指踪韬略静戎边,是指将领们在行军路上,通过观察地形、分析敌情,制定出一套精妙的战略战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 往回曾不逾旬浃,是指将领们在行军过程中,能够迅速返回,不超过十天时间,就完成了对敌人的包围和打击。
- 巳见西隅献凯旋,是指胜利的消息传到西边,表示我军凯旋而归。这里的“西隅”指的是唐朝的西部地区,如安西都护府等地。
译文:
金字红牌夜传声,
指踪韬略静戎边。
往回曾不逾旬浃,
已见西隅献凯旋。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将领的英勇事迹,展现了唐朝时期边疆将领的英勇形象。诗中通过“金字红牌”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军队行进的壮观景象,同时也表现了将领们的智慧和谋略。诗中的“往回曾不逾旬浃”,表达了将领们行动迅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胜利,这体现了唐朝军队强大的战斗力。最后一句“已见西隅献凯旋”,则意味着胜利的消息已经传来,表明我国军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整首诗既展现了唐朝时期边疆将领的英勇形象,也展示了唐朝军队的强大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