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文酒自为情,身外鸿毛万事轻。
暑醉每怜风引梦,夜归多见月随行。
重寻兰若馀芳在,却怪桑门老态生。
点数朋游今有几,拂尘看字泪先横。
【解析】
题白莲院东轩昔年文酒自为情,身外鸿毛万事轻。
暑醉每怜风引梦,夜归多见月随行。
重寻兰若馀芳在,却怪桑门老态生。
点数朋游今有几,拂尘看字泪先横。
【注释】
①白莲院:寺院名,故址在今江西宜春市。
②文酒:指美酒和诗文。
③身外鸿毛:喻身外之物轻如鸿毛。
④重寻兰若:重访寺院。
⑤桑门:佛寺中和尚的称呼,这里泛指和尚。
⑥点数朋游:点数朋辈的游踪。
⑦拂尘:掸除尘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176年(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在江西宜春白莲院东轩所作的。此诗是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与追思,也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首联“昔年文墨自为情,身外鸿毛万事轻。”回忆了早年的读书生涯。诗人以文墨自娱、自乐,表明自己并不把名利看得很重,他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快乐。“身外鸿毛”用《庄子》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的典故,意谓身外的功名利禄如同飘浮在空中的大雁身上的一根毫毛,轻如鸿毛,微不足道。
颔联“暑醉每怜风引梦,夜归多见月随行。”抒发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季里饮酒作诗,常常被清风所陶醉;而夜晚归来时则常常被明月所陪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颈联“重寻兰若馀芳在,却怪桑门老态生。”抒发了诗人在寺院中重温旧日美好情景的愉悦心情。诗人发现寺院中的花草依然芬芳,而自己却已年老体衰,不禁感慨万千。
尾联“点数朋游今有几,拂尘看字泪先横。”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感叹如今朋友相聚的时间已经很少,而自己在拂去灰尘、阅读书法作品时,不禁泪水纵横流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此诗通过对往日生活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对于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