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雁畏空漠,群飞向洲渚。
褰云避射弋,万里声悲苦。
月色满关河,欲下迷处所。
春江沙平净,鱼蚌不可数。
饱暖身肥腴,归路欲远举。
寻常弓箭儿,仰视随意取。
从来远祸心,狼藉失旧侣。
小哉衔芦智,岂识保身语。
【注释】
胡雁:北方的候鸟,即北雁。
畏空漠:害怕空旷无际的天空。
群飞向洲渚:群雁结队飞向水中沙洲。
褰云:掀起云朵。
避射弋:躲避弓箭射击。射弋是古代的一种狩猎方法。
万里声悲苦:声调悲切,充满痛苦。
欲下迷处所:想要降落在何处。
春江沙平净:春天的江河中,沙滩平直干净。
饱暖身肥腴:因为吃得好、喝得饱,所以身体肥胖。
归路欲远举:回家的路还很长很长。
寻常弓箭儿:平常的弓箭手。
仰视随意取:看着天空随意地射箭。
狼藉失旧侣:因乱而失去同伴或伴侣。
小哉衔芦智:这是多么可笑啊!
岂识保身语?:又怎能懂得保全自身的话呢?
【赏析】
《胡雁》是一首咏物诗,以胡雁自喻,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之情。全诗共八句,前六句写胡雁之景,后两句写胡雁之心。
一开头“胡雁畏空漠”,就写出了胡雁的惊恐心理。它怕的是“空漠”二字。“空”字写出了胡雁对茫茫大漠的畏惧感;“漠”字则表现出胡雁对茫茫沙漠的厌恶心情。“畏空漠”三字点出了胡雁的生活环境。
接着“群飞向洲渚”,描写胡雁结队飞向水中沙洲的情景。“向洲渚”表明胡雁要在那里栖息下来。
“褰云避射弋”四句,写胡雁在飞行中,忽然被射中的惨状。“褰云”指掀起了云层,说明射者居高临下,胡雁无处可逃。“避射弋”表明胡雁在飞翔时,十分小心谨慎,生怕被射中。“万里”二句进一步渲染出胡雁被射中时的悲苦情绪。胡雁在空中被射中之后,声音哀怨,令人心碎。“声悲苦”一句将胡雁与人的悲喜之情进行了比较。
“月色满关河”四句,描绘胡雁飞落之地的情景。胡雁飞过之处,月光洒满了整个关河,但它们却找不到落脚之处。这里既表现了胡雁的惊惶无措,也暗示了战乱年代人们的流离失所。
“春江沙平净,鱼蚌不可数”四句,从侧面反映了关河一带的荒凉景象。春天的江边沙滩平直干净,河里的鱼虾也很少。
“饱暖身肥腴”,这四句诗通过胡雁的饥饿状态反衬其生活之苦。
“归路欲远举”,这两句表现了胡雁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它们想飞回自己的故乡,但路途漫长,归程艰难。
“寻常弓箭儿,仰视随意取”四句,写胡雁被射中后,依然能自由自在地飞翔。它们可以随意地俯冲、俯冲、俯冲……这是对胡雁不畏强权的赞美和颂扬。
尾联“向来远祸心,狼藉失旧侣”两句,写胡雁在战争中失去了伙伴,从而感叹战争带来的灾难。这些灾难使它们失去了亲人和朋友,使它们感到无比痛苦。
最后“小哉衔芦智,岂识保身语”,这两句则是对胡雁的讽刺和嘲笑。胡雁虽然有很高的智慧,但却不懂得保护自己的道理。这种讽刺和嘲笑既表达了诗人对胡雁的同情,又暗示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