钲鼓惊轰,跳呼牛鬼。
异域穷陬,黄发稚齿。
动荡成波,欢喧成市。
端闱停午,玉色尚扆。
赦泽春行,幽加蛰蚁。
废滞振拔,垢瑕刷洗。
宽贷赋取,削减逋诡。
皇帝慈孝,下民胥拟。
皇帝恩仁,四国倾倚。
皇帝曰咨,群公卿士。
舜隆联夔,商圮朋嚭。
孰忠予是,孰谗予匪。
入官多门,孰予窒弭。
蓄兵过制,孰予究揣。
百姓窘穷,其患孰弛。
外夷狃骄,其强孰棰。
驱人以法,曾莫如耻。
化民成俗,曾莫如礼。
百官敕业,相予表里。
登任俊良,刬斥奸宄。
天锡帝年,万有亿秭。
天锡圣嗣,诜诜众子。
乾刚不息,章明度揆。
无疆惟民,惟帝其侍。
臣襄咏歌,直道是履。
这首诗的格式是五言律诗,共8句,每两句为一句。下面是逐句翻译:
亲祀南郊诗
钲鼓惊轰,跳呼牛鬼。
异域穷陬,黄发稚齿。
动荡成波,欢喧成市。
端闱停午,玉色尚扆。
赦泽春行,幽加蛰蚁。
废滞振拔,垢瑕刷洗。
宽贷赋取,削减逋诡。
皇帝慈孝,下民胥拟。
皇帝恩仁,四国倾倚。
皇帝曰咨,群公卿士。
舜隆联夔,商圮朋嚭。
孰忠予是,孰谗予匪。
入官多门,孰予窒弭。
蓄兵过制,孰予究揣。
百姓窘穷,其患孰弛。
外夷狃骄,其强孰棰。
驱人以法,曾莫如耻。
化民成俗,曾莫如礼。
百官敕业,相予表里。
登任俊良,刬斥奸宄。
天锡帝年,万有亿秭。
天锡圣嗣,诜诜众子。
乾刚不息,章明度揆。
无疆惟民,惟帝其侍。
臣襄咏歌,直道是履。
注释和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对人民的关爱和关怀,以及为国家和人民谋求福祉的决心和信心。
- “亲祀南郊”是指皇帝亲自祭祀南方的神明。在古代中国,祭祀是非常重要的宗教活动,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
- “钲鼓惊轰,跳呼牛鬼”描述了祭祀现场的气氛,锣鼓声震天动地,人们欢呼雀跃,仿佛能召唤出神祇降临。这表达了人们对祭祀活动的期待和喜悦。
- “异域穷陬”指的是远方或边远地区,”黄发稚齿”则描绘了老人和儿童的形象。这反映了作者对不同地区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 “动荡成波,欢喧成市”描绘了祭祀现场的热闹场面,人们的欢声笑语汇成了一片热闹的市场。
- “端闱停午,玉色尚扆”意味着皇帝的御座上坐着一位美丽的女子,象征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同时,这也暗示了皇帝的统治地位和权威。
- “赦泽春行,幽加蛰蚁”表示春天到来时皇帝发布了宽恕的命令,使得蛰伏的动物都活跃起来。这反映了皇帝的仁政和慈悲。
- “废滞振拔,垢瑕刷洗”表示皇帝废除了那些被压抑或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清除了社会的污垢和污点。这反映了皇帝的清廉和公正。
- “宽贷赋取,削减逋诡”表示皇帝放宽了对百姓征收的赋税,减少了那些拖欠赋税的人的罪行。这反映了皇帝的仁慈和公平。
- “皇帝慈孝,下民胥拟”表示皇帝的孝顺和关爱得到了人民的敬仰和模仿。这反映了皇帝的道德品质和领导风范。
- “皇帝恩仁,四国倾倚”表示皇帝的恩惠和仁爱得到了周边国家的尊重和依附。这反映了皇帝的影响力和威信。
- “入官多门,孰予窒弭”表示进入官场的门路很多,但谁能堵塞那些败坏的门径呢?这反映了官员们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 “蓄兵过制,孰予究揣”表示军队的规模过大,需要有人来审查和控制。这反映了对军事力量的担忧和管理问题。
- “百姓窘穷,其患孰弛”表示百姓生活困苦,需要有人来解决他们的困难。这反映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外夷狃骄,其强孰棰”表示外国人骄傲自大,他们的力量谁能够制止他们呢?这反映了对外关系的紧张和挑战。
- “驱人以法,曾莫如耻”表示用法律来迫使他人服从是最可耻的行为。这体现了法治的重要性和正义感。
- “化民成俗,曾莫如礼”表示通过教化和礼仪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俗是最好的方式。这强调了道德教育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百官敕业,相予表里”表示朝廷中的官员们都在努力履行职责,互相支持和配合。这反映了官场的和谐与合作。
- “登任俊良,刬斥奸宄”表示提拔那些才华横溢的优秀人才,并清除那些奸邪之人。这体现了选拔人才和打击犯罪的决心和勇气。
- “天锡帝年,万有亿秭”表示皇帝寿命长久,可以享受万年的幸福。这是对皇帝长寿的美好祝愿。
- “天锡圣嗣,诜诜众子”表示皇帝继承了神圣的血统,拥有众多优秀的子嗣。这是对皇家血脉传承的美好期望。
- “乾刚不息,章明度揆”表示乾卦(代表太阳)的力量永远不息,它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世界。这是对天道和国家命运的美好祝愿。
- “无疆惟民,惟帝其侍”表示无尽的国土属于人民,只有皇帝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侍奉。这是对统治者责任和担当的美好期许。
- “臣襄咏歌,直道是履”表示臣子襄唱着赞美之歌来歌颂正直的道路和实践。这是对正直和实干精神的赞美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