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写花枝淡写梢,鳞皴老干墨微焦。
笔头三踢攒成瓣,珠晕一圆工点椒。
妆缀蜂须拟笑靥,稳拖鼠尾施长条。
尽吹花侧风初急,犹带枝头雪未消。
松竹衬时明掩映,水波浮处见飘飖。
黄昏时候朦胧月,清浅溪山长短桥。
闹里相挨如有意,静中背立似无聊。
笔端的皪明非画,轴上纵横不是描。
顿觉坐来春盎盎,因思行过雨潇潇。
从头总是汤杨法,拚下工夫岂一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花枝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1. 浓写花枝淡写梢,鳞皴老干墨微焦。
  • 注释:浓笔描绘了盛开的花枝,淡笔描绘了花枝的嫩梢,形容花瓣丰满,色彩艳丽。用墨色深浅不一的方法表现花树枝干的苍老,暗示岁月的痕迹。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花朵的繁盛,又透露出花枝的沧桑,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1. 笔头三踢攒成瓣,珠晕一圆工点椒。
  • 注释:用笔尖蘸墨点画出花的花瓣,形成花瓣的形状。用珍珠般的光泽点缀在花瓣上,使花瓣显得更加生动。
  • 赏析: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花比作人的形象,赋予了花以生命和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美感。
  1. 妆缀蜂须拟笑靥,稳拖鼠尾施长条。
  • 注释:用细长的线条描绘蜜蜂的胡须,仿佛蜜蜂正笑着。用粗长的线条描绘老鼠尾巴,形象地描绘了老鼠行走时的姿态。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蜜蜂胡须和老鼠尾巴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
  1. 尽吹花侧风初急,犹带枝头雪未消。
  • 注释:春风拂过,使得花枝摇曳生姿,但枝条上的积雪还未消融。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风和雪的描述,传达了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1. 松竹衬时明掩映,水波浮处见飘飖。
  • 注释:松树和竹子在春天里显得格外明亮,为画面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水面上的波纹荡漾,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松树、竹子和水波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1. 黄昏时候朦胧月,清浅溪山长短桥。
  • 注释:黄昏时分,月亮若隐若现,溪水清澈见底。长桥连接着两岸,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黄昏、月亮和长桥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夜晚的美丽。
  1. 闹里相挨如有意,静中背立似无聊。
  • 注释:在热闹的地方相互靠近仿佛有深意,而在安静的地方独自站立却又显得无趣。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闹”与“静”、“有意”与“无聊”的对比,表达了人们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感受和情绪,引人深思。
  1. 笔端的皪明非画,轴上纵横不是描。
  • 注释:笔端的墨痕明亮而不像是画出来的,纸上的行迹纵横交错而又不是刻意描绘的。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笔墨的描述,强调了诗歌的独特魅力和创作过程中的自由精神。
  1. 顿觉坐来春盎盎,因思行过雨潇潇。
  • 注释:坐下来的时候感觉到春天的温暖,想起过去行走在雨中的情景。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春天的感受和回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经历的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1. 从头总是汤杨法,拚下工夫岂一朝。
  • 注释:从开始到现在都是模仿唐诗的风格,要想达到很高的境界还需要不断努力,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做到。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学习唐诗的过程和目标的描绘,鼓励人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