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西溪双合流,凫鸟鸥鸟相和鸣。
斯景逼人描不得,沧浪一曲浣尘缨。
【注释】
东溪、西溪:泛指溪流,即双溪。凫(fú)鸟、鸥(ōu):水鸟,栖息在江河湖泊。和鸣:互相应和的声音。沧浪:指水。沧浪曲:即“沧浪之歌”。浣:洗涤,漂洗。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诗。诗人抓住双溪桥亭景色的特点,以动衬静,以声衬寂,绘出一幅动静相宜的图画。全诗写景有层次,有重点,由远而近,由虚而实,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感受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双溪桥亭四周的自然风景。“双合流”,指东溪与西溪汇合流淌。“双合流”三字,点出了溪水的流向,给人以动态之感。“凫鸟”、“鸥鸟”二句,从侧面烘托双溪桥亭周围的环境。“凫”,野鸭;“鸥”,海鸟。“相和鸣”,是说凫鸟、鸥鸟相互应和着鸣叫。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溪水的流向,而且表现出凫鸟、鸥鸟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景。“斯景逼人描不得”,是说眼前的景色太美了,令人难以描摹。“沧浪一曲”四句,是这首诗的重点。诗人将目光由远及近,从整个画面转到双溪桥亭上,进一步表现了双溪桥亭周围的环境。“沧浪”二字,既是对双溪桥亭周围环境的概括,又暗示出此处有江水,有渔舟。“一曲”,指江上的一条小河。“浣尘缨”,意谓江水把渔夫的帽缨冲洗干净了。
后两句是诗人观景后的感怀。诗人看到眼前美丽的景色,不禁想起自己曾在此地读书、作画。“斯景逼人描不得”,既点出了自己观景时的心情,又表明了自己观景时的心境。“沧浪一曲浣尘缨”一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诗人在双溪桥亭观景时,心情十分舒畅,于是便想到以前在这里读书作画的情景。如今虽已物是人非,但那优美的景色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景物的特征和意境。全诗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从而更突出了景物的特征。此外,诗中还大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