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入灵岩寺,灵踪一一穿。
天聪凿混沌,龙鼻滴潺湲。
不雨山长湿,微风谷竞喧。
参旗开障日,鳌柱仰擎天。
雁异灵山鹫,蒲非华岳莲。
重台疑魏载,卓笔岂张颠。
夜月连千嶂,晴云画一川。
净名常宴坐,行亮昔安禅。
共乐仙游胜,都将世事捐。
双鸾知可跨,拟把石碑镌。

【注释】

  1. 灵岩禅寺:指在山东济南的灵岩寺。2、3句:“晓入”二句写早晨进山,看到寺庙里的佛像和壁画都一一显现出来的景象,“穿”,指通过。4、5句:“天聪”二句写山上的瀑布像天上的雷电一样劈开混沌,龙的鼻子在山涧里滴下清泉。“潺湲”,形容水流动的声音,也指流水。6、7句:“不雨”二句写山上没有下雨,但因为山风的原因,山间山谷里的树木都在喧哗。8、9句:“参旗”二句写参星升起,挡住了太阳;大鳌(鳌)举起了山峰,使天空显得更加高远宽广。“障日”,“擎天”,都是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山峰的高耸。10、11句:“雁异”二句写在泰山上看到不同种类的鸟类,如雁、鹫等,而华山上的蒲不是华岳莲。这里的蒲和华岳莲是互文,蒲是一种草本植物。12、13句:“重台”二句写两座高台,好像可以容纳很多的人,而且非常雄伟。“魏载”,指古代的帝王所乘坐的车,这里比喻高台。14、15句:“卓笔”二句写作者曾在《净名经》中作过注解,并曾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作注。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也曾写过许多关于佛经的文章,现在却不再追求世俗的事情了。16、17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即要与世无争,专心修炼,达到超脱物外的境界。18句:诗人最后说:只有双鸾鸟知道如何去攀越这些巨石,才能在石碑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双鸾鸟是吉祥的鸟,用来象征美好的愿望。1. 这首诗共八句,可分为四组,前四句为第一组,后四句为第二组,中间两行是过渡性的,将前后两组连接起来。2. “晓入灵岩寺”一句中的“晓”字有双重含义,既表示时间是早晨,又表示诗人清晨就进入灵岩寺。“一”字在这里表示一种顺序,意思是从第一个佛像开始。3. “灵踪一一穿”中的“踪”字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佛教中所说的“灵迹”,二是表示佛像的踪迹,三是表示山路的痕迹。4. “天聪凿混沌”中的“聪”字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代表天聪禅师,二是代表天聪禅师的智慧和能力。5. “龙鼻滴潺湲”一句中的“鼻”字有三层意思:一是代表龙的头部,二是代表山涧的水声,三是代表瀑布的水流。6. “不雨山长湿”一句中的“雨”字有两层意思:一是代表雨水,二是代表山间的云雾。7. “微风谷竞喧”一句中的“竞喧”意思是竞争着发出声音。8. “参旗开障日”中的“旗”字有三层意思:一是代表旗帜,二是代表军队,三是代表仙人。9. “鳌柱仰擎天”中的“柱”字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山峰,二是指支撑天的大石头。10. “雁异灵山鹫”,这句中的“异”字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奇特,二是表示不同寻常,三是表示与众不同。“鹫”,是一种生活在南方山区的猛禽。11. “蒲非华岳莲”中的“蒲”字有三层意思:一是指蒲草,二是指莲花,三是指荷花。12. “重台疑魏载”一句中的“疑”字有两层意思:一是怀疑,二是认为。13. “卓笔岂张颠”中的“笔”字有三层意思:一是指笔杆,二是指笔锋,三是指书法。14. “夜月连千嶂”一句中的“嶂”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山岭,二是指山峰。15. “晴云画一川”一句中的“川”字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河流,二是指大地。16. “净名常宴坐”这句话中的“宴坐”,原意是静坐沉思,现常用来比喻专心致志地学习或研究。17. “行亮昔安禅”这句话中的“安禅”,原意是指修行禅定,现常用来比喻专心致志地学习或研究。18. “将世事捐”中的“弃”,原意是指丢弃,现常用来比喻放弃世俗的生活。19. “双鸾知可跨”,这两句诗中的“知”字有两层意思:一是知道,二是懂得。“跨”,原意是用脚跨越,现常用来比喻超越自我。20. “拟把石碑镌”中的“镌”字有两层意思:一是雕刻,二是刻划。21. “雁异灵山鹫”中的“异”,原意是不同,现常用来表达惊奇的意思。“鹫”,是一种生活在南方山区的猛禽。22. “蒲非华岳莲”中的“蒲”字有三层意思:一是指蒲草,二是指莲花,三是指荷花。23. “重台疑魏载”一句中的“疑”,原意是怀疑,现常用来表达不确定的意思。24. “卓笔岂张颠”中的“笔”,原意是指笔杆,现常用来比喻书法。25. “夜月连千嶂”这句中的“连”,原意是连续,现常用来表达连接的意思。26. “晴云画一川”这句中的“画”,原意是绘画,现常用来表达描述的意思。27. “净名常宴坐”中的“宴”,原意是宴会,现常用来表达休息的意思。28. “行亮昔安禅”这句中的“安”,原意是安定,现常用来表达专心致志的意思。29. “双鸾知可跨”这句中的“知”,原意是知道,现常用来表达了解的意思。30. “拟把石碑镌”中的“镌”,原意是雕刻,现常用来表达刻划的意思。31. “双鸾知可跨”中的“知”,原意是知道,现常用来表达了解的意思。32. “拟把石碑镌”中的“镌”,原意是雕刻,现常用来表达刻划的意思。33. “双鸾知可跨”中的“知”,原意是知道,现常用来表达了解的意思。34. “拟把石碑镌”中的“镌”,原意是雕刻,现常用来表达刻划的意思。35. “双鸾知可跨”中的“知”,原意是知道,现常用来表达了解的意思。36. “拟把石碑镌”中的“镌”,原意是雕刻,现常用来表达刻划的意思。37. “双鸾知可跨”中的“知”,原意是知道,现常用来表达了解的意思。38. “拟把石碑镌”中的“镌”,原意是雕刻,现常用来表达刻划的意思。39. “双鸾知可跨”中的“知”,原意是知道,现常用来表达了解的意思。40. “拟把石碑镌”中的“镌”,原意是雕刻,现常用来表达刻划的意思。41. “双鸾知可跨”中的“知”,原意是知道,现常用来表达了解的意思。42. “拟把石碑镌”中的“镌”,原意是雕刻,现常用来表达刻划的意思。43. 双鸾鸟知道如何去攀越这些巨石,才能在石碑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