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川上白云深,十里青松昼自阴。
远寺幽佳传已古,名山绝胜冠于今。
群峰环翠凝秋色,危壁飞泉泻暮音。
此景去为风月主,五湖应不起归心。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句的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灵岩川上白云深,十里青松昼自阴。”首联写景,点明灵岩寺所在之地和时间。从第一句看,“灵岩”为山名。据《吴兴郡图经》记载:“灵岩寺,县南一里,旧有白鹤观,晋太康元年(280)立。”而第二句中却提到“灵岩”,可见诗人是借“灵岩”指代所要赞美的对象——灵岩寺。“灵岩”二字,既写出了灵岩寺所处的自然环境,又点出了灵岩寺的地理位置;“云深”一词,写出了云雾缭绕的景象。“幽佳”“绝胜”二词,分别写出了灵岩寺的幽静、清幽和绝美。

“远寺幽佳传已古,名山绝胜冠于今。”颔联进一步描写灵岩寺的景色。“幽佳”即幽雅优美的意思。“古”字表明了灵岩寺的历史之久。“绝胜”即无与伦比、天下第一。“冠”在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最突出、第一名。这两句写灵岩寺历史悠久、风光绝美,与前两句形成了一种对比,突出了灵岩寺的特色。

“群峰环翠凝秋色,危壁飞泉泻暮音。”颈联描绘灵岩寺周围的山水之美。其中,“群峰环翠”四字写出了群山环绕,层峦叠嶂的景象;“危壁飞泉”四字则写出了飞流直下的瀑布景象。“凝”字写出了群山秋天时的颜色,也写出了瀑布的声音。“秋色”二字,不仅写出了秋天的景色,还写出了秋天的气候,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泻”字则写出了瀑布飞溅的壮观景象。这两句诗将灵岩寺的自然景色描写得生动形象,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此景去为风月主,五湖应不起归心。”尾联抒发诗人的情感。诗人认为灵岩寺的景色十分迷人,应该成为人们欣赏美景的地方,而自己却因为思念家乡而不愿意回去。诗人以景衬情,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答案】

①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所作的一首七律诗。②这首诗的体裁属七律。③这是一首咏古之作(或称怀古之作)。④首联写灵岩寺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点出灵岩寺的幽静、清幽和绝美。⑤颔联进一步描写灵岩寺的景色。⑥颈联描绘灵岩寺周围的山水之美。⑦尾联抒发诗人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