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禹宏疏凿,流传山海经。
披览未为足,时骑李白鲸。
是日轻飙起,翛然天籁鸣。
孤峰带江浙,突兀地轴横。
振衣履绝顶,盘踞雄殿亭。
群峰百里外,拱护赖众星。
乃信王气钟,根深奕叶生。
厥后卧薪者,会稽栖复兴。
此义久懵懵,寂寞羞山陵。
【解析】
题干要求对“探禹穴感怀”一诗逐句释义,并给出必要的注释。本题的考查重点在于理解诗句内容和把握诗歌的意境,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
(1)
神禹宏疏凿,流传山海经。
译文:大禹治水的伟大业绩,一直流传到《山海经》这部书里。
注释:禹:大禹。疏:疏通。凿:挖通。山海经:古代记载地理、历史、神话传说等的书籍。《史记.封禅书》:“自五帝以至三代,皆尚气术……《易》、《春秋》、《尚书》,其文未深。”
赏析:《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神话典籍,记载了上古时期关于地理和人物的荒诞传说。此诗以大禹为题材进行创作,意在赞美大禹治水的伟大业绩,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神秘感受。
(2)
披览未为足,时骑李白鲸。
译文:我翻阅《山海经》还不够充分,有时还骑着白鲸上天遨游。
注释:披览:浏览,阅读。时:常常。李白鲸:指白鲸。
赏析:诗人通过“披览未为足,时骑李白鲸”表达了对《山海经》的热爱和痴迷。诗人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自然,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关怀之情。
(3)
是日轻飙起,翛然天籁鸣。
译文:这一天清风拂面,吹动万物生息,仿佛大自然正在发出天籁之音。
注释:轻飙:轻风吹拂。翛然:飘然而来的样子。天籁:指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音。
赏析: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4)
孤峰带江浙,突兀地轴横。
译文:高耸入云的山峰,宛如一根巨大的柱子横亘天际。
注释:孤峰:高耸入云的山峰。地轴横:形容山峰如同巨大的柱子一般横亘于天地之间。
赏析: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黄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他对黄山的赞美之情。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眼光。
(5)
振衣履绝顶,盘踞雄殿亭。
译文:我振衣而起攀登到峰顶之上,盘坐在雄壮的殿亭之中。
注释:振衣:抖落衣服上的尘埃。履:踏着脚步。雄殿亭:雄伟壮观的宫殿和亭台楼阁。
赏析:此二句写登上黄山之巅的情景,表现了诗人面对险峻高山时的豪迈情怀和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
(6)
群峰百里外,拱护赖众星。
译文:群山连绵起伏,百里之外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群山的庇护,都归功于天上繁星的辉映。
注释:群峰:众多的山峰。百里内:一百里以内。拱护:环抱保护。赖:依靠。
赏析:此二句写登高望远之景,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群山和星辰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祖国河山的眷恋之意。同时,诗人也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相联系,强调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7)
乃信王气钟,根深奕叶生。
译文:我终于相信帝王之气降临于此,这里生长着茂盛的树木和众多子孙后代。
注释:王气:帝王之气,即皇帝所享有的福气或权力。奕叶:多代子孙或众多子孙。
赏析:此二句写黄山之所以被称为“帝王之宅”,是因为这里的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人类的繁衍生息。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认同和追求。
(8)
厥后卧薪者,会稽栖复兴。
译文:后来隐居山林的人们,大多都是从会稽这个地方迁徙而来。
注释:厥后:以后。卧薪:隐居山林的人。会稽: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栖复兴:迁徙回故乡。
赏析:此二句写会稽地区的人文景观和文化传承,表达了诗人对于会稽地区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9)
此义久懵懵,寂寞羞山陵。
译文:这种道理我一直感到困惑,独自居住在山中,感到寂寞而羞愧。
注释:此义:这里的道理或意义。懵懵:模糊不清的状态。羞山陵:感到羞愧而不敢面对山陵。
赏析:诗人通过“此义久懵懵,寂寞羞山陵”表达了自己对于某种道理或意义的困惑和无奈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