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借红尘一日闲,有劳妙语彻幽关。
岂知隐几如南郭,也愧移文向北山。
有意清风怜我住,无心孤月伴君还。
三茅若问今消息,为报逍遥天地间。
诗句释义及赏析:
1.“剩借红尘一日闲”
- 关键词:红尘、闲
- 解释:此句表达了诗人暂时放下世俗的喧嚣,仅借一日之闲暇来享受宁静。”红尘”通常指纷扰的人间事务,而”闲”则意味着无拘无束的自由。通过这一句,诗人传达了一种向往自然、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2.“有劳妙语彻幽关”
- 关键词:妙语、幽关
- 解释:这里“妙语”指巧妙的话语或深刻的言辞,”幽关”则暗指心灵的深处或隐秘之处。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在与张达道的对话中,感受到了对方思想的深邃和语言的魅力,从而感到心灵得到了慰藉。
3.“岂知隐几如南郭”
- 关键词:南郭
- 解释:南郭指的是一个故事中的隐士,他因假装是隐士而被识破而受到惩罚。此处比喻可能误解了真正的隐士,未能理解真正的高洁与超然。
4.“也愧移文向北山”
- 关键词:北山
- 解释:北山常被用来象征隐居之地,表示对隐居生活的一种向往或自省。诗人自感在表达上未能达到那种超脱的境界,感到惭愧。
5.“有意清风怜我住”
- 关键词:清风、怜
- 解释:诗人渴望如清风般自由自在的生活和态度,希望有人能理解并珍惜自己的存在。这里的“清风”象征着清新、自由和不被污染的环境。
6.“无心孤月伴君还”
- 关键词:孤月、伴
- 解释: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静夜思乡的画面:孤寂的月亮伴随着归人,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友人回归的祝福。
7.“三茅若问今消息”
- 关键词:三茅
- 解释:“三茅”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名或组织名称,也可能是对某种精神或文化的代称。诗人在这里询问关于自己当前状态或生活情况的消息,显示了他想要分享或得到一些反馈的愿望。
8.“为报逍遥天地间”
- 关键词:逍遥、天地间
- 解释:这是诗人的最终愿望,他希望能够像古代的隐士一样,不受尘世的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天地之间。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从短暂的红尘闲适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再到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用一系列优美的句子表达了他对自由、真实和超脱的追求。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透露出一种深远的人生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