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孤之石衡且修,青青长在湖之头。
小孤之石锐以高,削立江崖当洪涛。
滔滔逝水东流去,两石崔嵬屹天柱。
蜀巴之源浩沄沄,壮哉此诚江海门。
鸿庞稍见士宇广,疏凿方知夏禹勤。
名山大川神所主,过者震惊谁敢侮。
云何作庙向荒壖,抟土娉婷像龙女。
篙师贾客尔何知,坎坎伐鼓持豚蹄。
倚篷清坐渔歌起,日暮但见崖鹰飞。
危峰屹立长江上,势折华胥限百蛮。
鳌背孤撑青玉柱,斗杓斜插翠云鬟。
月生西海初三夜,潮到东吴第一关。
安得扁舟多载酒,放歌击楫浪花间。

小孤山,是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一座名胜古迹。它因形状独特而闻名遐迩。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大孤之石衡且修,青青长在湖之头。” —— 大孤山的石头坚固且长,始终屹立于鄱阳湖的湖头。
  2. “小孤之石锐以高,削立江崖当洪涛。” —— 小孤山的石头尖锐且高耸,矗立在长江的崖壁上面对汹涌的浪涛。
  3. “滔滔逝水东流去,两石崔嵬屹天柱。” —— 滚滚长江向东流去,两座山峰像天柱一样高耸。
  4. “蜀巴之源浩沄沄,壮哉此诚江海门。” —— 蜀地的源头(指长江)浩浩荡荡,真是长江入海口的标志。
  5. “鸿庞稍见士宇广,疏凿方知夏禹勤。” —— 稍微可以看到江面的辽阔,才知道古代大禹疏浚河道是多么的辛勤。
  6. “名山大川神所主,过者震惊谁敢侮。” —— 那些著名的山川和河流都是神灵主宰的地方,经过它们的人们都会敬畏。
  7. “云何作庙向荒壖,抟土娉婷像龙女。” —— 为什么在这里建庙?是为了模仿龙女的优美姿态吗?
  8. “篙师贾客尔何知,坎坎伐鼓持豚蹄。” —— 船夫和旅客们对此有何所知?他们只是敲着锣打鼓拿着猪蹄。
  9. “倚篷清坐渔歌起,日暮但见崖鹰飞。” —— 靠在桅杆上静静地坐着,听渔民唱歌,直到太阳落山时,只见悬崖上的鹰在飞翔。
  10. “危峰屹立长江上,势折华胥限百蛮。” —— 险峻的山峰耸立在长江之上,其地势足以折断传说中的华胥族的界限,使其统治周边百蛮地区。
  11. “鳌背孤撑青玉柱,斗杓斜插翠云鬟。” —— 巨大的鳌鱼背着支撑着青绿色的柱子,斗杓斜插在翠绿的云朵般的发髻之中。
  12. “月生西海初三夜,潮到东吴第一关。” —— 月亮从西海升起在初四的夜晚,潮水已经涌到东吴的第一道关口。
  13. “安得扁舟多载酒,放歌击楫浪花间。” —— 怎样才能乘着小船载满美酒,在大波浪中唱歌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小孤山的自然美景,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中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象征意义。诗中的“小孤山”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神话传说的一部分。通过对小孤山的描述和想象,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的壮丽,也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勤劳的崇敬之情。同时,诗中还隐含了对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即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