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彼子羔,受业先圣。
宗庙之问,一出乎正。
克笃于孝,非愚乃令。
师知其生,有辉贤行。
【注释】
文宣王及其弟子:指孔子。文宣王,孔庙中祭祀孔子时所加的封号;孔子弟子中,有七十二位贤人,称为“七十二贤人”,他们是孔子的门生,其中最著名的是曾参、冉求、子贡等。弟子,指孔子的弟子,包括颜回、子路等人。赞,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用以歌颂功德。此诗用五言古诗的形式,对孔子及他的弟子进行赞颂。婉彼子羔(1):婉,温雅;子羔,孔子名丘,字仲尼。婉彼子羔,意思是温和地赞美孔子。受业先圣(2):受业,学习;先圣,指孔子。先圣,指孔子。宗庙之问(3):宗庙,指孔子的庙宇。宗庙之问,意思是在宗庙里祭拜孔子。一出乎正:出于,来自;正,正直、公正。一出乎正,意思是出自正道。克(kè)笃(dǔ)于孝(xiào),非愚(wú)乃令(lìng):克,能;笃,专一;愚,愚蠢;令,善。克,能够;笃,专一;非,不是;乃,就;令,善。克,能够;笃,专一;非,不是;乃,就;令,善。师知其生(4):师,老师、师傅;其,代词,指孔子;生,活着的时候。有辉贤行(5):有,存在;辉,照耀;贤行,贤良的行为。
【译文】
你那温柔的儿子,受到圣人的教诲。
你为祖先立下誓言,一切都来自正道。
你的孝心专一,不会愚昧而善良。
你的师傅知道你的生活,为你宣扬贤良的行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共四句,前两句赞美孔子和孔子的老师(即孔子的徒弟),后两句称赞他们的品德。全诗语言简练,感情真切,表达了对孔子和他的老师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