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恶贪嗔皆自起,高深海岳犹穷矣。
无明发在一时间,对面如同千万里。
【注释】
缘:因、因为。识(zhì)二:指佛教所说的色、受二根。五恶:指佛家所说的“五阴”,即色、受、想、行、识。贪嗔:佛教所说六贼之一,为贪欲和愤怒。皆自起:都由自己产生。高深海岳犹穷矣:形容无明的深广无边。无明发在一时间:无明(无知、迷惑之心)突然发作于一时。对面如同千万里:形容无明发作时,如面对面的距离有千万丈之远。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颂佛之作。首联两句,以“识”字点明所颂佛家宗旨,指出一切众生都是佛,都是菩萨。接着写众生由于“五恶”而烦恼重重,“贪嗔”不断,因而生起种种迷惑,“无明”也便发作起来,犹如面对千万里外的人一样。第二句中的海岳比喻广大无边的烦恼世界。第三句写“无明”发作时的情况,用“面”来代指众生,“对”字说明“无明”发作时是面对面的,与众生相隔很远。第四句写“无明”发作时的情形,用“千”来形容其范围之广,用“里”来形容其距离之长,形象地写出了众生面对“无明”时的感受。全诗语言质朴简练,却能深刻地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