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决洪波东南流迤逦,苍生昏垫困其止。去年今岁岂遑安,劳我关心情不已。
奔衡浩渺故无涯,十二州民皆忧水。诸般度议自裁之,乃出禁军为夫使。
倍加慰谕愿登先,悦随容易能如此。大将闻命效驱驰,连夜侵晨顺从理。
未经月馀便成功,龙门一合士民喜。欢乎欢,欣斯睹,土木如山杵如雨。
浪平变化尽为空,力役忙忙无朝暮。锡赐钱与衣,遭灾免税租。
皇天眷命八方同,惟德惟馨依是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河决》,描述了黄河水患对百姓生活的严重影响。下面是诗句及其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1. 河决洪波东南流迤逦,苍生昏垫困其止。(译文)黄河水向南奔涌,沿着地势向东延伸,使百姓陷入灾难之中。
  • 注释:河决(黄河泛滥): 河流改道或决堤导致河水泛滥;洪波(洪水):大水;西南(指方位):向南;流(流动): 延伸。
  • 赏析:这里描绘了黄河泛滥的景象,以及它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1. 去年今岁岂遑安,劳我关心情不已。(译文)今年又是一年,我们哪有安宁的日子呢?我对你的关怀之情永远不会停止。
  • 注释:去年今岁(指当前年份):今年又是一年的开始;遑(huáng): 空闲;安(平安): 安定;心(思想感情): 关怀之情。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他对人民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注。
  1. 奔衡浩渺故无涯,十二州民皆忧水。(译文)奔流不息的水势广阔无边,十二个州的百姓都在担心水灾。
  • 注释:衡(héng): 水流;奔(急流): 奔流;浩渺(hào mào): 辽阔无际;十二州(泛指中国地区): 十二个州郡;民(百姓): 人民。
  • 赏析:诗中展现了黄河泛滥的壮观景象以及给周边民众带来的巨大困扰。
  1. 诸般度议自裁之,乃出禁军为夫使。(译文)各种议论都试图找出解决办法,最后决定让禁军去当差役。
  • 注释:禁军(军队):皇帝直接控制的武装力量;夫使(服兵役):服役。
  • 赏析:此处反映了朝廷为了治理水患而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措施,如征调军队参与防洪工作。
  1. 倍加慰谕愿登先,悦随容易能如此。(译文)更加安慰他们,希望他们能够早日渡过难关。
  • 注释:倍加(bèi jiā): 加倍;慰谕(wèi yù): 安慰;登先(登上高位): 希望;容易(简单): 容易做到。
  • 赏析:诗人鼓励人们保持信心,相信政府有能力帮助解决水患问题。
  1. 大将闻命效驱驰,连夜侵晨顺从理。(译文)将军接到命令后立即出发,连夜奋战直至天亮。
  • 注释:大将(zhǎng dài):高级将领;效驱驰:奔赴战场;连夜(夜间连续作战);侵晨(早晨)。
  • 赏析:这里的“将军”可能是指负责防洪工作的官员或士兵。
  1. 未经月余便成功,龙门一合士民喜。(译文)不到一个月就取得了成功,龙门一带的百姓都很高兴。
  • 注释:未经月余(不到一个月):很短的时间;成功(完成任务):这里指成功控制洪水;龙门(地名,可能是黄河的一个支流):比喻洪水被控制住的地方。
  • 赏析:诗中的“成功”表明了治理洪水的成效,体现了政府的努力和决心。
  1. 欢乎欢,欣斯睹,土木如山杵如雨。(译文)欢呼雀跃,欣喜若狂,看到坚固的土墙和木桩如同山岳一般稳固,木杵被用来夯实地基。
  • 注释:土木如山(坚固的土墙和木桩):形容基础牢固;杵(chǔ):一种农具。
  • 赏析:这里描绘了工程完成后的壮观景象,强调了施工的坚固性和效果。
  1. 浪平变化尽为空,力役忙忙无朝暮。(译文)河水平静下来,一切都显得空虚,劳累一天一夜也没有尽头。
  • 注释:浪平(河水平静): 水面平静;变(变化): 变得空虚;忙忙(忙碌): 没有尽头。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追求和对辛勤劳动的感慨。
  1. 锡赐钱与衣,遭灾免税租。(译文)朝廷赏赐钱财衣物,受灾地区免除租税。
  • 注释:锡赐(赏赐): 给予财物或荣誉;钱与衣:钱财和衣物;遭灾(受到灾害):自然灾害;免税租(免除租税):减免税收。
  • 赏析:这里的“锡赐”可能指的是皇帝对受灾地区的特别关照,旨在减轻民众负担。
  1. 皇天眷命八方同,惟德惟馨依是辅。(译文)皇天保佑着天下,各地的人们共同祈求上天的庇护,只有德行才会得到上天的眷顾和辅助。
  • 注释:眷命(保佑): 庇护;八方同(全国):全国各地;惟德惟馨(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获得上天的庇佑):只有德行才配得上天的恩赐。
  • 赏析:诗歌最后表达了一种感恩和敬畏的态度,认为只有德行才能赢得上天的保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