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总为闲伎俩,生前须了恶因缘。
把茅约子归云壑,品字柴头坐说禅。

【译文】

我这个人,一生的作为,都是为了闲杂技艺;生前要解决恶缘,了结恶因。

我在山中茅屋前约了朋友,坐在山壑中谈论佛理。

【注释】

义:指僧人。武林:地名。在今浙江杭州一带。唐天宝年间,诗人曾居此间。归自武林:从武林回来。戏作四偈:即作四首偈语,这是一首。

伎俩:指技艺。因缘:缘分,因果。把茅约子:以茅为约,指隐居。云壑:山涧。品字柴头:指僧房。说禅:谈佛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诗题下原注“戏作”二字,说明这是诗人一时兴之所至,随意而就的产物。

第一句点出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一种偶然的兴趣。“身世总为闲伎俩”,这一句,既表明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消极看法,也反映了他那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

第二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行为是为了解除恶缘,了结恶因。“生前须了恶因缘”,是佛教的解脱思想。所谓“了”,就是了却、解除的意思。作者认为人世间的一切烦恼,无一不是由于前世的恶缘所造成。因此,要想脱离苦海、获得解脱,必须消除这种恶缘。这里,诗人用佛教思想来阐释自己的人生哲学,表现出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自己隐居的生活。“把茅约子归云壑,品字柴头坐说禅”,意思是说,我决定像陶渊明一样,隐居山林,与世隔绝。在茅屋旁边,约几个知己好友一同饮酒论道。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然、宁静生活的愿望。

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信仰和崇敬之情。“品字柴头坐说禅”,意思是说,我常常盘腿而坐,闭目入定,参悟佛法。这两句诗既体现了作者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却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