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其题诗新历寺,落笔风雨惊长林。
眼高一世常欲骂,想见掀髯坐岩阴。
致中题诗新兴寺,坏壁岁久莓苔侵。
山僧好事亦可喜,解诵鸟啼春意深。
我来经览浑如昨,玉友金昆念离索。
投林倦翼不同栖,况复分飞在寥廓。
故山终胜他山好,新交不如旧交乐。
何况把酒问鸥盟,卧听松风同一壑。
【注释】
观二刘题壁:指温庭筠和李商隐两位诗人。
新历寺:新近修建的寺庙,即长林寺。
眼高一世常欲骂:意谓眼光高远,常发牢骚。
掀髯(xian rán)坐岩阴:形容人高兴时,露出大胡子的样子。掀起胡子坐在岩石的阴面。
致中:李商隐的朋友王致中。
莓苔侵:指墙壁长满苔藓,显得破旧。
山僧:指长林寺里的僧人。
玉友金昆:喻指李商隐和温庭筠是知己好友。
投林倦翼不同栖:鸟儿倦了栖息在树林里,翅膀不再飞翔。比喻朋友离别后各奔前程。
分飞:比喻分别。
故山:故乡的山水。
终胜他山好:最终比别处的风景要好。
新交不如旧交乐:新的知已不如旧日的知己快乐。
鸥盟:喻指友情。
卧听松风同一壑:躺在床上听着松涛声,与友人一起共度寂寞的时光。同:一起。壑:山谷。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对两位好友的追忆和怀念之情,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人生无常、友情难聚的感慨。
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每组的前一句是诗句,第二句是译文。
第一句“温其题诗新历寺,落笔风雨惊长林”,写的是温庭筠题写于新历寺的诗句,落笔之时却引发了风雨之声,惊动了长林。这里的“惊”字用得生动形象,表现了风雨之声之大,令人震惊。
第二句“眼高一世常欲骂,想见掀髯坐岩阴”,写的是温庭筠眼中的高远,常发牢骚,想见他掀起大胡子坐在岩石的阴影下。这里的“想见”一词,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三、四句“致中题诗新兴寺,坏壁岁久莓苔侵”,“山僧好事亦可喜,解诵鸟啼春意深”,写的是李商隐在新兴寺题写的诗句,岁月已久,墙壁被莓苔侵蚀。山中的僧人喜爱这些诗歌,能吟诵出鸟鸣之声,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
第五、六句“我来经览浑如昨,玉友金昆念离索”,写的是作者来到这里,一切都如同从前一样,但心中却怀念着老朋友的离去,觉得他们就像金玉一样珍贵,难以割舍。
第七、八句“投林倦翼不同栖,况复分飞在寥廓”,“故山终胜他山好,新交不如旧交乐”,写的是鸟儿疲倦地栖息在树上,翅膀不再飞翔;而新的知心朋友却不能像旧友那样相伴。故乡的风景总是胜过别处,而新交不如旧交快乐。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景物的变化,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人生无常、友情难聚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