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曾几时,桂露飒已秋。
兴来任两屐,散此默默忧。
岚光近仍灭,鸟语静忽流。
新亭迥临危,急涧循岩陬。
上有独树荫,下有鸣湍幽。
长飙一振荡,俯仰闻飕飗。
平生尘累心,净尽迥此游。
徘徊啸咏发,瞻眺穷林丘。
天寒云已归,山好客自留。
悠然百不知,日月过则休。
人生乐在我,何必遂所求。

这首诗是胡原仲和吴路在清湍亭赋诗时所作,其中“流”字是整首诗的核心。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1. 出山曾几时,桂露飒已秋。
    译文:从山上下来已经多久了?秋天里,桂花的露水还那么清新。
    注释:出山,指离开山林。飒,形容桂花的露水新鲜、清凉。
    赏析:这句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怀念和感慨,时间流转,人已离开山林,但那份宁静与纯净的美好依然留在记忆中。

  2. 兴来任两屐,散此默默忧。
    译文:兴致来了就穿上两双鞋,散散心,默默忧愁也随之消散。
    注释:两屐,意为穿两双鞋,表示随意自在的状态。
    赏析:诗人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欣赏山水,将内心的忧愁暂时抛诸脑后,体现了一种超脱物欲的生活态度。

  3. 岚光近仍灭,鸟语静忽流。
    译文:远处的山峰被云雾笼罩,显得朦胧不清;鸟儿的叫声随风飘荡,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注释:岚光,指山间的雾气或云彩映照出的光线。静忽流,形容鸟叫声随风飘荡,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赏析:通过描绘山间云雾和鸟儿叫声的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生机勃勃。

  4. 新亭迥临危,急涧循岩陬。
    译文:新修的亭子高耸入云,悬崖峭壁环绕四周。
    注释:新亭,新建的亭子。危,高耸入云的样子。岩陬,悬崖峭壁的边缘。
    赏析: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亭子的壮丽景象和新亭的高耸入云之态,给人一种震撼之感。

  5. 上有独树荫,下有鸣湍幽。
    译文:亭子上面有一棵树荫覆盖,下面有水流声悠扬深远。
    注释:独树荫,指亭子上方的树木形成的阴影。鸣湍,流水的声音。幽,深远。
    赏析:通过描写亭子上方的树荫和下方的水流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

  6. 长飙一振荡,俯仰闻飕飗。
    译文:长风吹过,树叶摇曳发出声响,抬头低头都能听到飕飕的风声。
    注释:长飙,形容风势强劲有力。振荡,树叶随风摆动。俯仰,指上下移动身体。闻飕飗,形容风声呼啸如飗。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长风的强劲和树叶的摇曳,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

  7. 平生尘累心,净尽迥此游。
    译文:多年来心中的尘埃已被洗净,这次来这里游玩可以彻底放松自己。
    注释:尘累心,指心中的烦恼和困扰。净尽,彻底消除。迥此游,这里指的是远离尘世喧嚣的游玩。
    赏析:诗人通过表达心中的尘埃已经被洗净,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心灵净土的追求。

  8. 徘徊啸咏发,瞻眺穷林丘。
    译文:我边走边吟哦歌唱,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山林美景。
    注释:徘徊,行走。啸咏,吟哦歌唱。瞻眺,观看眺望。穷林丘,指周围的山林景色。
    赏析:诗人用行走吟哦和目光远眺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9. 天寒云已归,山好客自留。
    译文:天气寒冷,白云也归去了;山好,所以客人自然留下来享受。
    注释:天寒,指天气寒冷。云已归,指天空中的云彩飘散开。山好,指山上风景优美。客自留,指客人因为山好而选择留下。
    赏析: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10. 悠然百不知,日月过则休。
    译文:我悠闲自得不知世事变迁,但日月如梭一晃而过,岁月不待人啊!
    注释:悠然,闲适自在的样子。百不知,指对世事一无所知。日月过则休,指时间的流逝是无法挽留的。
    赏析:诗人通过对时间和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深刻认识。

  11. 人生乐在我,何必遂所求。
    译文:人生真正的快乐在于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不必过于执着于世俗的名利。
    注释:乐在我,指追求内心的快乐和满足。遂所求,指追求世俗的名利。
    赏析:诗人以哲理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