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雨胭脂沁玉肌,绝疑妃子醉眠时。
未邀佳客闲来赏,已怪游蜂早得知。
烧烛不妨循故事,卷纱何惜赋新诗。
羡君立就花前句,我欲赓吟思苦迟。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学者和文学家杨慎的《海棠》。诗中通过描绘一个生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羡慕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
- 着雨胭脂沁玉肌,绝疑妃子醉眠时。
“着雨”指的是下雨时,雨水打湿了花瓣。“胭脂沁玉肌”形容海棠花的颜色如同胭脂般鲜艳,仿佛渗入了女子的肌肤之中。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海棠花比作女子的肌肤,展现了海棠花的美丽与娇艳。“绝疑妃子醉眠时”则是指海棠花盛开时,就像古代美女醉酒时的样子,既娇艳又妩媚,让人不禁产生联想。
- 未邀佳客闲来赏,已怪游蜂早得知。
“未邀佳客闲来赏”指的是诗人没有邀请客人来欣赏这片美景。“已怪游蜂早得知”则是说诗人发现有蜜蜂已经提前知道了这个地方的美景,纷纷前来采蜜。这里的“游蜂”形象地描绘了蜜蜂忙碌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 烧烛不妨循故事,卷纱何惜赋新诗?
“烧烛不妨循故事”意味着在夜晚点起蜡烛时,可以一边读诗一边欣赏海棠花。“卷纱何惜赋新诗?”则是说在观赏海棠花的同时,也可以写诗赞美这片美景。这里的“卷纱”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欣赏海棠花时的心情,他想要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这片美景的喜爱之情。
- 羡君立就花前句,我欲赓吟思苦迟。
“羡君立就花前句”指的是诗人羡慕友人在花前吟咏的情景。“我欲赓吟思苦迟”则是说诗人想要效仿友人的吟咏方式,但因为思考得太久而感到苦闷。这里的“赓吟”是指继续吟咏,而“思苦迟”则表示诗人在吟咏时感到困难重重。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羡慕之情。诗句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感人。同时,诗歌也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