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尊与岱宗齐,仙境今容佛屋依。
晓揖日轮知海窄,夜扪星轸觉天低。
风高殿悉杉为瓦,云冷僧常绵作衣。
莫剪光天坛下草,时巡要秣六龙嘶。

这首诗通过描写祝融山的景色和僧人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敬仰之情。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析:

  1. 登祝融宿上封寺诗:这是诗人登上祝融山,宿在上封寺的诗句。
  2. 祝融尊与岱宗齐:祝融山被称为南岳,是五岳之一,其地位与泰山相当。这里的“尊”是指崇高的地位。
  3. 仙境今容佛屋依:现在这里可以供奉佛寺了。这里的“仙境”指的是祝融山的美景如同神仙居住的地方。
  4. 晓揖日轮知海窄,夜扪星轸觉天低:早晨看到太阳时,诗人知道海洋的宽度(因为太阳被云层遮挡);晚上看到星星时,诗人觉得天空似乎很低(因为星星被云层遮挡)。这里的“海”和“天”都指天空。
  5. 风高殿悉杉为瓦,云冷僧常绵作衣:由于风吹得高,所以寺庙用杉木作为屋顶;由于云很冷,所以僧人常穿丝绵制成的衣服。这里的“杉”是杉木,一种常见的木材;“绵”是一种纺织品,用于制作衣服的材料。
  6. 莫剪光天坛下草,时巡要秣六龙嘶:不要随意割断光天坛下面的草地,需要时刻照顾好六条神龙,让它们嘶鸣。这里的“光天坛”指的是皇帝祭祀天坛的地方,而“六龙”则代指皇帝。
    这首诗通过对祝融山和上封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表达了他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