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为陶令结,仍惬孝先眠。
不学笙歌地,长年俗耳煎。
次韵谭令尹茅庵十咏
暂为陶令结,仍惬孝先眠。不学笙歌地,长年俗耳煎
此诗乃北宋文人刘弇所作《次韵谭令尹茅庵十咏》中的第二篇。诗人以陶潜自比,借喻自己暂时隐居山林,远离尘嚣,与世无争,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不愿被世俗所困。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注释:
- 云卷公余迹:形容山野景色优美,如同仙境一般。
- 锋藏用外神:比喻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如同隐藏在山林之中的宝剑,等待时机来展现其锋芒。
- 故将容足地:表示自己愿意放下世俗的纷扰,找到心灵的归宿。
- 聊学坐椝人:指自己学习静坐禅修,以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 物华他日好:期待未来能够享受到美好的事物。
- 岁月个中延: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梦。
- 欲识无余事:意指只有追求真理,才能认识世界的真实本质。
- 才如一指歊:形容自己的才华如同一根手指那样微小而有力。
- 歊风青䔿:形容夜晚的微风轻拂着青草,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浴月碧涟漪:形容月光下水面泛起的波纹,美丽而宁静。
- 仅比蜗庐客:将自己比作蜗庐里的客人,寓意自己过着清贫而自在的生活。
- 肯惭衡泌诗:表示自己不会因为别人赞美自己的诗歌而感到惭愧。
- 讼少闻罗雀:意为很少听到捕鸟人的叫声,说明环境宁静,没有纷争。
- 囚虚识降神:形容自己空灵超脱,能够感知到神灵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追求。诗人以陶潜自比,暗示自己虽然身处喧嚣之地,但内心却向往着宁静的山林生活。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描写,展示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