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瓯消沉故王日,俗号剽轻如故实。
挟策不数应门儿,雅尚儒人邹鲁匹。
顷来官长稍自安,市里颇闻浮诉窒。
陈侯健者吾故人,坐致岂康得无术。
《建阳县二首》,宋代刘克庄所作的七言律诗,通过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艺术手法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建阳地区历史的深入了解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细腻观察。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东瓯消沉故王日”:这句诗描述的是昔日东瓯(指建阳)辉煌的历史时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繁华已经消退,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俗号剽轻如故实”:这句反映了建阳人民的性格特点,他们以剽悍著称,与当地的风俗和习惯密切相关。
“挟策不数应门儿”:这里的“挟策”可能指的是持书卷,而“应门儿”则是指接待来客。整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知识的尊重,即使在面对世俗的挑战时也不放弃自己的志向。
“雅尚儒人邹鲁匹”:邹鲁是古代儒家的代表地区,这里用来形容建阳人民崇尚儒家文化,认为他们的地位堪比邹鲁。
“顷来官长稍自安”:这句诗描绘了官员们的心态变化,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地位感到满意和安心。
“市里颇闻浮诉窒”:这句诗反映了市民生活的状态,虽然有一些抱怨,但总体上还是得到了改善。
“陈侯健者吾故人”:这句诗提到了陈侯,可能是建阳的一位重要人物,同时也是诗人的朋友。
“坐致岂康得无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陈侯成功治理地方的赞美,他认为陈侯能够通过智慧和策略来实现治理。
《建阳县二首》不仅是对建阳地区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地人民性格和文化的赞美。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人对建阳地区的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