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鸢蹲枯桑,白日忽西注。
一水东南奔,惊雷泄涛怒。
越闻凄凉弄,滞念剧攒蠹。
岁时倦客身,云窅前村路。
应门白痴子,觇矕窃指顾。
强黠笑官人,弥年此来去。
田家不讳穷,谁者当丰阜。
摘刔岂吾心,宽攸惟尔故。
行矣渠未央,遑恤儿女语。

【注释】

按田行:按田间小径而行。按,顺。

蹲(dū):蹲着。

注:水注入。

一水东南奔:一条水流向东南流去。

越闻凄凉弄,滞念剧攒蠹:越听那凄凉的乐曲,愁思如虫咬心。

岁:年。倦客身:疲倦的旅人。云窅前村路:云深雾重,看不见前面村庄的小路。

应门白痴子,觇矕窃指顾:应门的小孩,偷偷地看,指指点点。

强黠笑官人,弥年此来去:勉强地笑着对待那些官员,一年又一年地这样往来。

田家不讳穷:农家不忌讳贫穷。

摘刔:采摘。岂吾心?难道我的心?

宽攸惟尔故:宽宏的心是为你的缘故。

行矣渠未央:你走吧,事情还没有完呢。

遑恤儿女语:哪里还顾得上孩子的话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历吴中时写的一首田园诗。全诗以“按田行”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劳作的关切和对农家生活的同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倦。诗中描绘了农田、农民的生活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农事劳作的关切和对农家生活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困苦和社会现实问题。

首联“野鸢蹲枯桑,白日忽西注。”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野鸢在枯桑上栖息,阳光斜射下来,给大地带来了温暖。然而,这种宁静的田园风光却无法掩盖农民们生活的艰辛。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忍受着饥寒交迫的痛苦。

颔联“一水东南奔,惊雷泄涛怒。”则进一步描绘了农民们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一江之水奔向东南,惊雷震响,波涛汹涌,仿佛在宣泄着农民们内心的愤怒和不平。这种景象让人深感农民们的辛劳和不易。

颈联“越闻凄凉弄,滞念剧攒蠹。”则进一步揭示了农民们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他们听到凄美的乐曲,心中的愁思如同蛀虫一般不断积累,令人心痛。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厌倦。

尾联“岁时倦客身,云窅前村路。”则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处境和感受。他虽然身在吴中,但却感到疲倦不堪,仿佛已经忘记了回家的路。这种感受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农民们的生活艰辛。

整首诗通过对田野、农民、官场等不同层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厌倦。同时,诗中的情感表达也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