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熟林峦认旧缘,耆关峰北入霏烟。
云房直上三千尺,蜡屐重来十五年。
山奥坐能朝万象,地灵深自接诸天。
暂游久住均如梦,社客何须约白莲。
【注释】
眼熟林峦认旧缘:眼熟,熟悉;林峦,山林。认旧缘,指因熟悉而感到亲切。耆关峰,即耆阇关山。耆阇,梵语的音译,指印度,古印度国名,今尼泊尔境内有耆阇国,故称。
入霏烟:指入云烟中。
云房:即云堂,佛教寺院中的僧寮,这里指佛寺。三千尺:古代传说中,天上有三十三天为一重天。
蜡屐:即石屐,一种用石头制成的鞋。重来十五年:十五年之前又来到这里。
山奥:山的深处。朝万象:朝拜万物。地灵:大地神灵。
社客:指游人、游客。何须约白莲:白莲,佛教传说中的圣花,这里指佛经。
【赏析】
《福严寺呈贯之少卿并诸禅老》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福严寺”为中心,写自己游览福严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首联“眼熟林峦认旧缘,耆关峰北入霏烟。”意思是说,我熟悉的山林景色,让我想起了过去的时光,我来到了耆关峰的北面,只见云雾缭绕,如烟似雾。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熟悉和喜爱,也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
颔联“云房直上三千尺,蜡屐重来十五年。”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在福严寺的所见所闻。云房直上三千尺,指的是诗人登上了高高的云房,俯瞰着整个山谷。蜡屐重来十五年,指的是诗人已经十五年没有来这里了,但他依然记得这里的美景。这两句诗描绘了福严寺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这里的深情眷恋。
颈联“山奥坐能朝万象,地灵深自接诸天。”则进一步描绘了福严寺的神秘氛围和神圣氛围。山奥坐能朝万象,指的是站在山的深处,可以朝拜万物。地灵深自接诸天,指的是大地神灵深深接纳了所有的神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福严寺的神秘力量和神圣地位的赞美。
尾联“暂游久住均如梦,社客何须约白莲。”则是诗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反思。暂游久住均如梦,指的是短暂的游览和长久的居住都像做梦一样,虚幻而飘渺。社客何须约白莲,指的是游客们不需要约定去白莲池游玩。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和对于世俗的超脱。
这首诗以福严寺为中心,通过诗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